探析高职院校聘用制教师激励问题(2)
2018-01-29 06:40
导读:2.2在重视物质激励的同时,注重精神激励 聘用制教师是我国高职院校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群体。而用人双轨制的现实存在,使得部分聘用制教师在心理上
2.2在重视物质激励的同时,注重精神激励
聘用制教师是我国高职院校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群体。而用人双轨制的现实存在,使得部分聘用制教师在心理上就有地位低人一等的感受。为此,聘用制教师的激励要重视传统的物质激励,更要注重精神激励。要扩大聘用制教师在教代会上的发言权,要让他们充分享受学校重大事务的知情权、重大决策的参与权,要想方设法弄清聘用制教师的真实想法,尊重和合理采纳聘用制教师的合理化建议,要让聘用制教职工充分享受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等。
2 .3改善聘用制教师的软、硬工作环境
要在给聘用制教师提供和有编教师同样的办公环境的同时,大力改善高职院校校园自然环境,营造宁静、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聘用制教师的心理特点出发,尽可能实行弹性的、人格化的、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尽可能减轻聘用制教师的工作和心理负担。对聘用制教师要多关心,少冷淡.多表扬,少训斥;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不人道,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有编职工与聘用制教师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宽松和谐的关系。
2 .4遵循激励管理的基本原则,适时激励
首先,要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公正原则。在实施激励管理时,必须坚持聘用制教师与有编教师的公正合理,坚持聘用制教师与有编教师激励标准的一致性,对聘用制教师不另眼相看,不搞平均主义。(2)绩效原则。以绩效作为激励的标准,不搞双重绩效标准(3)客观原则。激励时,要想尽一切办法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以科学合理的标准为尺度客观衡量聘用制教师的功过是非,实行客观激励。其次,要掌握激励的时效性。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及时激励的有效度为80% ,而滞后的有效度仅为7%。要及时把聘用制教师的工作实绩反馈给本人,同时做出评价,及时给予肯定。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5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构建有效、全面的激励机制
社会学认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思想文化结构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对应到人则是构成每个人健康心理的成就、经济、情感三个基本因素。所以,构建有效、全面的聘用制教师激励机制必须以三者为基本内容,即实行成就激励、经济激励和情感激励。成就激励可由价值激励、用人激励、培训激励和信息激励构成;经济激励则可分为分配激励、奖励激励、岗位激励和惩罚激励;而情感激励则可分为道德激励、民主激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