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维度(2)
2018-01-29 06:42
导读:二、社会发展战略与道德建设 世纪之初,党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构想。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使社会在各个领域
二、社会发展战略与道德建设
世纪之初,党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构想。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使社会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总体的协调,使社会发展态势能够“又快又好”。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尤其是相对短缺的道德素质势必得到提升,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调整社会运行态势和纠正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方针。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既意味着要全面满足人的各种正常需要,使全体人民获得幸福,也同时意味着要全面地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的终极价值不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和简单的善待环境,而是实现广大人民的幸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目的,是价值的归依。因此,要祛除社会的物化和片面增长,使社会的存在以人为价值标准,社会的发展能够促进人的幸福。正是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社会向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态势发展;社会的分化、
从个人的内在体验出发来看,传统的心理维系纽带已经消隐。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本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道德选择的迷茫和价值取向的紊乱,不能顺利地获得精神上的归依和自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人干脆放弃了对自身的道德约束,用虚无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社会提倡的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丢失、遮蔽了在精神和道德维度上的追求,放任自已沉沦于物化了的世俗世界。国人心底缺少对公平、正义、善良、秩序等社会规则的坚持和守护的勇气,以致道德滑坡现象时有发生。这在当前成为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二、社会发展战略与道德建设
世纪之初,党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构想。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使社会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总体的协调,使社会发展态势能够“又快又好”。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尤其是相对短缺的道德素质势必得到提升,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学排名 科学发展观是调整社会运行态势和纠正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方针。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既意味着要全面满足人的各种正常需要,使全体人民获得幸福,也同时意味着要全面地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的终极价值不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和简单的善待环境,而是实现广大人民的幸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目的,是价值的归依。因此,要祛除社会的物化和片面增长,使社会的存在以人为价值标准,社会的发展能够促进人的幸福。正是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社会向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态势发展;社会的分化、物化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不协调,也都被统摄到人本的目的和定位之下,都因此而得到很好的校正。但是,进一步说,促进人的幸福并不是一味满足人的所有要求,而是满足人正常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常需要是相对于“虚假需要”“、病态需要”而言的,西方社会的畸形发展就会造成人的“虚假需要”和“病态需要”。[1]借助于大众文化的灌输和控制,发达工业社会为维持自身的高速运转,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