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中德育教师角色转换探析(2)
2018-02-02 04:37
导读:那么,教师要做好“舵手”应做到哪两点呢?一是在实施德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准确熟练地掌握《德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德育教学的正确方向,这
那么,教师要做好“舵手”应做到哪两点呢?一是在实施德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准确熟练地掌握《德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德育教学的正确方向,这样才能够把学生往正确方向引导。二是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并且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控制好整个教学过程。例如:本来是一个没有什么讨论价值的干扰信息,由于老师把握住了学生的心态,财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对课文理解的“共振”,保持了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其实,在教学中对学生心态把握和了解也很重要。这样,有利于我们从总体入手,对学生进行整体把握和引导。当前的德育教学,教师在其中始终只是名“舵手”,他只负责引导学生向一个正确方向发展;而船只的前进,则需学生自己划动船桨,朝着教师所指的方向前进。这既达到了教学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地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3.课堂质疑中当好“记者”
创新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在重视学生个体的基础上,在不违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有意义的问题向学生发问,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通过向学生提问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特别是从近几年日益兴起的话题作文来看,教师在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可以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谈开去,这时教师的角色就可以是记者,就话题有目的性地进行现场采访。教师通过“记者”这一角色的出色扮演,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那么,记者角色的扮演应注意哪些呢?首先,记者的扮演其实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种发现问题的环境,比如,在案例教学中就是提供案例背景。经过教师的设问,学生思维必然活跃,他们个个不仅思如泉涌,而且情感和兴趣也被激发起来了。分析案例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件愉快的事,而且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发问过程中,应将问题的着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上。比如,我们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材料是否充裕、选材是否精当,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认识能力起导向作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