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及其消解(2)
2018-02-03 04:36
导读:2.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个体的主体意识。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关系到个体的生死存亡,也往往以残酷的现实展现在人
2.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个体的主体意识。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关系到个体的生死存亡,也往往以残酷的现实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进一步刺激人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促进个体独立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个体独立性的增强应当说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市场主体的客观要求,但是这也使人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一切事物,要么不相信别人,要么认为自己才是唯一正确的等等,从而诱发人们的逆反心理。
3.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党风不正、社会腐败是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另一个原因。近年来,尽管党中央下了很大决心、采取了很多措施抓党风和廉政建设,但党风和社会风气仍不尽如人意。有的领导干部教育别人头头是道,大道理讲得慷慨激昂,在台上讲得冠冕堂皇,但背后里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请客送礼,假公济私,公款吃喝,挥霍浪费。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作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但又无能为力,便发牢骚以泄心中之愤,用反常行为以表达不满之情绪。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责任感在加强,对于上述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既深恶痛绝,又使他们感到教育在某些方面的虚伪性,产生逆反心理,正话反听,谁都不信。
4.舆论宣传上的失真和夸大。一些宣传报道水分很大,事迹虚假,统计数字往往是统计加估计。某些领导干部,为显示政绩,虚报浮夸,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在对此反感的同时,有的人走人极端,认为宣传报道都是编造的,领导讲的都是假话。
5,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青年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一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弊端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