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范式研究(2)

2018-02-09 03:40
导读:5 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 5.1 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

  5 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

  5.1 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等特点。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计划,并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办法和具体措施。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邀请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参与制订新专业培养计划和老专业调整方案。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人文教育等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5.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要改变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将课程结构分为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三大块。

  根据“适用、够用”原则,按照培养目标的能力和岗位要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率较高的专业知识。

  配合实践教学,形成以相关学科群建立的浓缩型课程、复合型课程、能力模块课程的课程体系,彻底摆脱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

  5.3 实践教学

  (1)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的实训和实习,努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实训实习是学生由书本走向临床和就业的接口,也是学生养成严谨作风和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平台。

  (3)学校应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投更多的资金,加强实验室、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建设。

  5.4 教材建设

  目前,高职教材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或过时,或不实用,或与职业技能考核不接轨,因此要进行改革。

  (1)注意行业与学界结合。

  (2)注意与职业技能考核标准有效衔接。

  (3)适当增加实验课和案例比重,以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专业建设的条件保障

  6.1 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

  要贯彻立足重点专业,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开拓新兴、交叉专业的原则,实施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推进专业建设、教学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学校要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各系(部)制订专业建设实施计划。

  6.2 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

  包括硬件与软件投入,特别是专项建设经费的投入和相关政策的配套。专业建设投入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教学改革等的投入。

上一篇:吟诗、作画、写文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