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4)
2018-02-09 04:33
导读:(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