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教师期望与教育公平(1)(2)

2018-03-08 03:16
导读:其次,教师在进入教育教学之前,就对学生进行人为的分等预设,使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当教师对一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认为他们有极


其次,教师在进入教育教学之前,就对学生进行人为的分等预设,使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当教师对一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认为他们有极大的发展前途时,就会在无意中放弃另一部分学生的期望,使他们丧失发展的机会。

再次,当教师把一部分学生界定为“有希望的学生”时,就会给其他的学生造成“你没有希望”的消极暗示,这种分等预设是造成教师对学生分等对待的重要原因。

二、期望效应中教育不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

传统的智力观和学生观是造成期望效应中出现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根本原因。

1.传统智力观造成了对学生素质的片面认识

传统的智力观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是不可习得的。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各种各样的智力测量表被编制出来,以测量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以智商为指标。智商高的人聪明,智商低的人愚笨。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重视的就是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能力的衡量也是以这两种能力为主的。那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被认为是优秀生,并被称为聪明人,而那些在考试中成绩低的学生则被认为是差生,是不聪明的人。甚至教师还会有意无意地暗示前一部分学生是有发展前途的人,会取得好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成就;而暗示后一部分学生是发展无望的,将来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曾有一位教师将智力测验的成绩告知学生,并让这些测验成绩较差的学生转告其家长,“不是我不管你的孩子,实在是你的孩子太笨,教也没有用”。更多的被教师当作评定学生好坏标准的是考试成绩,而我国长期以来甚至目前仍是以一次或几次考试决定孩子的一生。那些在考试中没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不仅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或优秀学校,还会被人们认为是笨学生,处处给他们消极的暗示。即使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也同样是教育的牺牲品。他们在学业上的成绩不能弥补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损失,比如兴趣、实践能力等。因此,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会被用人单位认为没有创造性和应用能力,他们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差。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寻找议论文教学的“黑天鹅”
教育以育人为本与学生个性发展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关口例谈(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