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2)
2018-03-14 03:21
导读:二、塑造形象之美 教学活动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美的形式必须有情感色彩的加入。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单纯依靠客观冷静的理性形式来
二、塑造形象之美
教学活动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美的形式必须有情感色彩的加入。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单纯依靠客观冷静的理性形式来进行,还必须依靠富有情感色彩的生动的感性形式来进行,实现情与理的交融统一。教师的情感色彩越强烈,受教育者的心灵就会受到越强烈的感染,师生同频共振,产生心理学上的共鸣现象,并诱发受教育者投入更强烈的情感因素,从而使教育过程在一种情感氛围中循环,使教育活动达到审美的境界。一厢情愿的谆谆教导于事无补,仅仅是抽象理论的阐述,不可能有激昂的声调,也不会有学生情绪海浪的翻腾,前述整体上的结构美也无法很好显现。一些教师课堂上尽心尽力,学生却“心如止水”,这是由于缺少形象的塑造,因而也使感情无法给予激发直至渲泄之故。而美就存在于具体可感的形象当中。通过形象的塑造,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在这方面,政治理论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榜样是具有比较强的说服力的,如同有人才有影子相随一样,有了人物的相关事迹,理论才显得有征服人心的力量。当然最重要的是,人物的塑造要有极强的美学特征,具有美的力量。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学术界普遍认为,形象的塑造可以体现出四大美感,即“优美感、崇高美感、喜剧美感、悲剧美感”,它不断给人以震惊感、倾慕感、景仰感、欣慰感、荣誉感、愉悦感等各种美的感受与体验,使学生性情、才智获得极大张扬和发展。如我们在讲“否定之否定规律”一节中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内容时,通过追述邓小平同志的事迹,述说他的三起三落,展示现实的剧烈冲突和振荡,挖掘其中蕴含的激荡、高昂、坚韧不屈、带着某种痛苦而又积极向上的崇高美,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继而激起摆脱平庸、卑微的强烈勇气和力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感,并由之而深刻地领会哲学道理。在讲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性直接动力”这一内容时,可以以秦末农民起义为例,通过直接引用名著《史记·项羽本记》的内容:“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闲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通过这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对悲剧形象——项羽的描述以及其往后失败的述说,将强烈的豪气、伟大、毁灭灌注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其在激昂与沉郁、毁灭与奋发等悲剧情感中体会农民革命的巨大威力和其历史局限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实际上,在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所涉及的这样类似的人物形象不胜枚举: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和盖世豪情,孙中山的与命运顽强的抗争精神,老子的老练、睿智,庄子的机辨,韩非子入木三分的冷峻,孙子的变幻莫测的奇谋,屈原炽热的爱国之情,李白豪放磊落的品格,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辛弃疾激昂悲壮的呼声,苏格拉底的雄辩,以及希特勒的专横与疯狂……,一个个悲喜剧人物都激起学生强烈的悲剧、喜剧审美情感,并由此更深地理解和领会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