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公共政治理论课应当借助于美的形式来进行设计和教学,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整体结构美、塑造形象美、语言美、挖掘多媒体中的表现美。目的:使理论课能感染人、激励人、陶冶人、愉悦人。
关键词:公共政治理论课 审美化教学 语言美 形象塑造
在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真理是要表达的内容,善(从具有起码的社会公德、与人为善,到为了人类的共同的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是要达到的目的。通过美的形式表达真、善的内容和追求,就实现了教学中真、善、美的统一,使教学既有深刻的理论内容,又有美的形式相映衬,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愉悦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信步于潺潺流水的伦理小路上,如诗如画,如沐春风;使学生赏心悦目地学习,在情感的共鸣中理解真理,把自己塑造成为人类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德才兼备的比较完美的人。这样,理论不但具有了说服力,还具有了从情感上感动人、愉悦人、激励人、陶冶人的新特征,从而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意情跃跃,教师信心倍增。
将美学原理应用到教学中,有学者将之概括为审美化教学,“它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充分挖掘施教媒介的审美因素,向受教者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最优化的教学。要而言之,审美化教学是一种经过美学加工的教学,亦可称作艺术化教学。”本文试图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审美化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一、结构美
这是指从整体上把一个教学节视为一幅审美或类似于美术绘画一类的作品,对之进行精雕细刻,使理论课在细腻的描绘下有整体的美感,诸如和谐美、多样性统一之美、节奏美、均衡美、整齐美等,给学生的心理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从静态来看,教学内容前后相衔接,彼此呼应,构成一个和谐的理论结构体系。其逻辑上前后一致,概念同一,判断准确,推理严密,论证链条环环相扣,呈现给学生一种表面和谐、结构完整的美的系统。表现在板书之编排上,就是一个前呼后应的完整结构图,体现出空间上的动态和谐美。这有两种方法,一是可称之为放射法,在讲某一原理时,先板书基本的概念,并不擦除,随着概念讲解的深入,各个相关的概念也呼之欲出,并与基本概念形成某种关系,层层叠叠,似呈网状,最后的推理概念油然而生,并与伊始基本概念前后呼应,于是形成了一个动态完整的体系。在具体的板书编排方面,可以是整节课仅举一个典型事例,随着教学的进行,不断在其外围增加新的关系层次,使讲解内容像多层花蕾分层绽开一样,艳丽多姿,体现多样性的统一的审美要求。另一个则相反,由外到内,我们称之为聚光法。即先讲出各种问题,各个外围的概念和观点,最后推理到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过程。这犹如先分别画出龙的各个部位,到课堂教学结束时突然来了点睛之笔,于是龙腾空而起,使人惊叹。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从动态上来看,整个课堂教学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有适度的起伏、跌荡、曲折,如同交响乐一样,有首部、主部、尾部,既有高潮,也有婉转、变奏和休止。这实际上是一种教学节奏。“把运动中强弱变化,有规律地组合起来加以反复,就构成了节奏”。良好的教学节奏,就是要在紧凑与和缓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点,保持紧凑,又不使其紧张,有和缓,又不至于拖泥带水。如同单调、平淡的画面、音乐会失去美感,引人入睡一样,教学的单调、平缓也会因缺乏色彩和变奏使教学显出乏味、拖沓的负面效果,因此,教学材料、例证的收集、选择、变化、搭配需精心设计。教学中不仅仅要有理论的阐释,还要有富有美感的例证素材加以旁证、引仲,如果能够同时选取与内容、情调相匹配的音乐伴之、和之,强化选材的感染力,则可使审美效果更强,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结构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教学内容的富于变化,学生情绪的起伏以及教学节奏的形成。而这必须通过教学形象的塑造才能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