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与人文素质教育(2)
2018-04-14 06:49
导读:现实中人们的语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言语活动中,一方面,人们要遵循句法规则和语义搭配的规范,追求语句通顺、表意准确;另一方面,交际往往要
现实中人们的语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言语活动中,一方面,人们要遵循句法规则和语义搭配的规范,追求语句通顺、表意准确;另一方面,交际往往要突破和超越规则的樊篱,追求语言的艺术化、游移性、多解性等效果。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追求语言运用上的另类表述和无拘无束。他们周围的真实语言生活中有不少成分是很有意思的、也是鲜活生动的,因不适应教材中所讲的规则,往往被视为“不听话”、“不规范”的用例,没有得到充分客观的讨论分析,致使课堂教学失去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现实语言材料,造成学生对现代汉语的模糊甚至于错误的认识,这些当然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功课自然很难学好。
(二)教材内容的重复与语料的陈旧
现代汉语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有不少内容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过,如“语音”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汉字”中的汉字结构、形声字,“词汇”中的同义词、反义词,“语法”中的词类和六大句法成分,“修辞”中的常见辞格等。问卷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许多之前已学过的内容,现在再学觉得没什么兴趣,学的时候觉得早就懂了,只是做作业又往往心里没底。相同的内容反复刺激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反而易使学生渐生倦怠乃至厌烦。教材中用例大多是过去的语言材料,重弹老调不仅乏味,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情趣和语言修养。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一门课程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用的教材,评价一种教材的优劣,主要看它的时代性和针对性。”[1]
(三)教学方法上难以做到有实质意义上的突破
传统的教学方法便于系统地教授学科知识,但是这种类似新闻联播式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和心理上产生疲惫感。师生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重要,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值的学习效果,包括知识、理论、方法、技能、操行等诸多方面。以上这些,教师在教学中都有深刻的共识。不少教师希望通过提问来争取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主要原因是提问也有局限性,提问过滥,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等,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往往是“启”而不“发”,甚至出现“问”而无“答”的尴尬局面。更多的时候,不少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情绪低落、消极漠然,教师的热情反而被学生给冷却了。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冲着学分来学现代汉语的,这种心境下,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都很难进行,更不要说什么教学效果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四)对现代教学技术的过分依赖和不合理使用
很多教师喜欢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把所有的教学内容统统做成课件。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缓解过多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之间的矛盾,增加传授知识的信息量;另一方面可以增添视听效果。但是事情往往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只注意外在的教学形式,不留意教学内容的科学和预期的教学效果,过分热衷于现代教学技术,一味地依赖新技术的方便和视听效果,学生或许由于一时新奇而暂时沉浸于热闹的图文中,何况课件用得太滥过久,也会造成视听疲劳,教学效果究竟如何恐怕还不好说。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反应课件内容太多,节奏太快,学习效果不好。把现代教学技术运用到现代汉语教学中,问题关键是:是不是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用课件来完成。实践告诉我们,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