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成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8-06-19 06:4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成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回顾了养成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回顾了养成教育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肇始阶段、问题导向阶段、理论纵深发展阶段。从养成教育的定义,研究的学术独立性,成果的形式、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对养成教育展开反思。

  论文关键词:养成教育研究;回顾;反思

  新中国以来的养成教育研究肇始于上世纪8O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党对养成教育的倡导,养成教育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它,我们可以以另一种视角来审视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其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养成教育研究历程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早的养成教育文献出现于1988年(据中国知网教育网镜像登录入口所查,文献数据来源下同),至今20余年的时间里,党中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对养成教育研究的兴起、发展和繁荣,起了主导性的推动作用。笔者对养成教育研究的历程作一阶段性划分。

  1.养成教育研究的肇始阶段
  1998年8月,《企业管理》发表了一篇名为《养成教育》的文章,文章内容主要以“养成教育”来探讨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能查到的最早探讨养成教育的文献。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在这份中央文件中两次提到养成教育,“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应该说,当今学界探讨的“养成教育”,现代含义上的倡导肇始于此。这份中央文件直接影响了养成教育研究的发端,1985年至1990年的l0条文献中,有9条是在这个文件出台之后的1989年和1990年公开发表的。

  2.问题导向研究阶段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3年前后,不仅养成教育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1995年至2003年共搜索文献654条),且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有了很大的转变。这期间的变化自然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方针有很大关系。1996年10月10日,党的第十四届六中会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决议中虽然未明确提出“养成教育”,但是,两次提到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理论纵深发展阶段
  进入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月份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这一中央文件的出台不仅促使了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而且使这一时期的养成教育研究呈现出许多新的表征:其一,出现了许多养成教育方面的专著,如王金华先生的《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李巍《给养成教育以实效》等。其二,以养成教育为题撰写的学位论文大为增多(2003年至今学位论文数量达126篇),且对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的探讨也较为深入,如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度优秀硕士论文《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问题研究》等。其三,养成教育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或思想向多个学科领域扩展。如谢启文的《阳光家园中艾滋致孤儿童养成教育探析》是养成教育和社会工作的结合,养成教育呈现出向其他学科蔓延和扩张的趋势。其四,养成教育的研究呈现出学科交叉,向理论纵深发展的势头,一批学术积累较为深厚的学者在较深的理论层面开始探讨养成教育。如唐凯麟先生和刘铁芳博士合著的《价值启蒙与生活养成——开放社会中的德性养成教育》从伦理学哲学的角度探讨德性的养成,徐浙宁博士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探讨微观的养成教育。其五,涌现了以“养成教育”为专栏的学术期刊,这方面的代表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当代青年研究》,这为养成教育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同定的学术阵地。其六,召开了全国性的养成教育研讨会学界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和河南师范大学召开了两届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且规模较大.来自各个省市的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领域包著名专家、学者与会,这对养成教育研究的繁荣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总之,2003年以来的养成教育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呈现出与以前不同的局面。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二、养成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尽管我们在养成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一些许成绩,其存在的问题或成绩的背后昕隐喊的危机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并加以反思,以期能更好地前行笔者选取其中的几个问题展开探讨

  1.关于养成教育的定义论文代写
  关于养成教育的定义或含义,学界至少有七种不同的理解:
  其一:把养成教育等于单纯的习惯教育。如杨雄认为“养成教育通俗地说,就是青少年形成好习惯的训练与习得之过程”川持这种观点的还有林格、孙云晓、谢亚南、关鸿羽、花菊香、贺利中、连福鑫、曹承慧等学者,人数较多。习惯不仅仅包含道德习惯,还包括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因此,等同于习惯教育的养成教育也不应该把其内容局限于道德教育。
  其二:把养成教育等同于教育如魏莉莉认为,养成教育是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协同教育和影响,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全面培养青少年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综合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教育。曾燕波认为,

上一篇:研究家庭对未成年人养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