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精品课程是高校课程中的精华,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1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更新教学观念、强化精品意识、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建立先进的管理体制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关键。
关键词: 精品课程 提高 教学质量
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的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如何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尤为突出。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就是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1重大举措,是1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以我校为例,近年来,我校已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校级精品课程9门。我校的教学资源建设是以各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指导,以各门课程为主体进行的,努力按精品课程的要求达到七个“1流”:1流的师资队伍、1流的教学内容、1流的教学方法、1流的教学课件、1流的教材、1流的教学研究。精品课程建设应集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的创新于1体,充分体现其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示范性。
1. 精品课程的建设
1. 教学内容改革是精品课程的核心
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就要有1个新的教学大纲,课程的教学大纲,除了对该课程的基本内容提出具体要求以外,还要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的发展加以更新,提出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措施,阐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充分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办法。
2.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课程要有水平,其主讲教师必须要有水平,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课程责任人是精品课程质量的深化;课程要保持1贯的高水平,就必须有持续的高水平的师资梯队作保障,合理的师资队伍不仅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教师,还需要通晓现代信息技术、网格技术的专业人员。师资队伍还应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打造1支高、中、青相结合的教师梯队,使师资队伍呈现良性的发展状态,保证精品课程的连续性、可持续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 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推进多媒体、网络媒体的建设,要求在课程网络上建立友好界面的,美观大方的课程专题内容、提供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习题集、案例集、相关信息以及参考文献等等。为学生提供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尽可能采用多种课程教学形式,如双语教学等。
4.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最基本的要素。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建设中,应倡导“精品意识”即用“精品”和出“精品”。用“精品”是要求精品课程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和教育部推荐的国内外优秀教材,加强纸质与电子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出“精品”则是要鼓励有条件的学科编写具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建设“精品教材”。
5. 教学条件的改善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坚实后盾
建设精品课程,教学条件的改善是必要条件。学校学拿出专项基金支持与“精品课程”有关的实验室、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等硬件建设。同时还要加强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学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必备条件。
2. 精品课程的管理
1. 制定科学、有效、严格的评价机制以及验收标准,严格组织验收
精品课程立项后,每年必须向学校提交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年度报告,接受学校组织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期评估。我校对精品课程检查的内容包括:相关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内容上网开放的情况;网络课件、授课录像上网开放情况;网上课程内容更新情况记录;网站记录的访问及信息反馈情况;网上资源和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该课程下1年度建设计划和网上资源建设的时间表;经费使用情况等等。检查不合格的课程取消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并停拔其课程建设经费。可保留其两年内申请复查的资格,复查合格的可恢复“精品课程”称号,复查后仍不合格的,3年内不能重新申报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显著的项目,可增加其经费投入,并列为重点项目扶持。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