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音乐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农村中学的音乐教育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学生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枯燥的音乐课,对于音乐理论知识、节奏的训练则不以为然,忽视了节奏训练的巨大作用,导致唱歌像读书(其实读书也是有节奏的),不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歌曲内容。而长期对节奏感觉的淡化、模糊,会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完美地表达音乐、成功地创造音乐离学生们越来越远,向高等学校输送专业人才、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就成了一句空话,且逐步形成了学校不重视,教师没动力,学生没兴趣,教学无成绩的现状。
为此,笔者借鉴瑞士的达尔克罗兹和德国的沃尔夫关于节奏训练灵活运用的教学方法,对节奏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节奏训练教学的意义
节奏联系着音乐、舞蹈、语言,是音乐(乐音)的时间组织,是音乐的骨架和灵魂。节奏和旋律相辅相成,但节奏可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无节奏的旋律却没有存在的意义。节奏是音乐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自古以来,节奏就贯穿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我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