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随着VoIP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基于Internet的网络电话等产品逐渐兴起,并依靠其简单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迅速占领传统的电信领域。H.323协议是较早推出的VoIP协议,它功能强大,适应电信运营商的需求,并占有大量的市场份额。另外H.323协议族在视频通信领域也有着很强的优势,凭借着良好的可管理性和成熟性,成为建设运营级别视频会议和视频网络通信系统的首选。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的运营商建设的商用视频会议系统基本都是基于H.323协议。
鉴于H.323在IP电话中解决了如何寻找被叫方、如何建立应答、如何按照彼此的数据处理能力发送数据等问题,本课题将着重研究H.323的呼叫流程,并通过设定各项节点属性参数来保证H.323在无QoS保证的分组网络PBN(如IP网络)上传送话音业务。
另外,若将H.323和其它的IP技术如IETF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相结合,则可以实现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目前,基于IP的LAN正变得越来越强大,如IP over SDH/SONET、IP over ATM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以及LAN 宽带正在不断的提高,这些都为H.323的应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于能提供设备与设备、应用与应用、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互操作能力,因此,H.323能够保证所有H.323兼容设备的互操作性。更高速率的处理器、日益增强的图形器件和强大的多媒体加速芯片使PC成为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多媒体平台。H.323可提供PBN与别的网络之间进行多媒体通信的互连互通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1] 龙华. OPNET Modeler 与计算机网络仿真[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H323 Total Failed Calls,该统计量记录在一次模拟中该节点语音通信时H.323呼叫失败总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H323 Total Successful Calls,该统计量记录在一次模拟中该节点语音通信时H.323呼叫成功总数。
通过选择所需统计的Statistics,运行仿真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再在应用层上选择Voice应用业务配置来评估各项网络性能(包括延迟、抖动、丢包率等),通过与SIP协议的对比分析,最终得出各项属性的最佳配置范围。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H.323呼叫流程的建模;
(2)H.323各节点属性参数的设计;
(3)H.323与SIP协议的仿真设计以及结果对比分析。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运用OPNET Modeler 仿真平台模拟H.323协议的呼叫流程,对其节点(网守和边界元素)的属性参数进行设定,并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分析H.323在网络中的行为。最后在应用层上选择Voice应用业务进行配置,分析整个网络环境下各项语音性能参数(包括延时、抖动及丢包率等)的结果。最后将其与目前IP电话方面另一主要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进行对比,最终得出各自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性能的优劣。
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案:
(1)构建一个基于IP的语音网络,并使其互联互通;
(2)在该网络上运行H.323协议,设定节点属性参数,模拟其呼叫流程;
(3)将仿真结果与SIP协议相比较,得出结论。
可行性分析:
鉴于OPNET Modeler 14.5(教育版)已具备H.323的模块,且H.323协议已较成熟,所以该研究课题能够及时顺利完成。
特色或创新之处
(1)利用仿真平台对H.323协议进行建模分析
(2)通过调整节点属性参数对H.323性能进行研究
(3)通过与SIP的对比,研究不同应用场景下二者性能的优劣。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1年3月初:大量收集并阅读相关课题的文献资料,拟定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准备开题。2011年3月10日——3月20日:进一步阅读相关资料,设计H.323网络拓扑并将其在OPNET上实现。2011年3月21日——4月7日:设定节点属性参数对H.323网络进行初步测试,准备中期检查。2011年4月8日——4月25日: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对仿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2011年4月26日——5月12日:撰写,准备答辩。
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教学实验中心、科研实验室、基地、校外其它企事业单位等条件的计划与落实情况)
已具备的条件:
尚缺少的条件:
在OPNET仿真方面经验不足,还需努力学习研究;
在H.323协议方面的理论知识不足,还需大量阅读相关文献。
拟解决的途径:
加强OPNET的仿真实验练习以及H.323协议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