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途径(2)
2013-06-25 01:21
导读: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包含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等内容,将加工工艺和工艺装备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本课程完成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包含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等内容,将加工工艺和工艺装备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本课程完成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初步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主要包含检测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的种类、原理和应用。
计算机控制技术:主要包含计算机原理、信息处理、编程三大部分内容,以完成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初步知识和能力培养。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主要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控制方法和策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例等。本课程要做到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强,完成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专门化模块课程该模块主要根据设立的几个专门化方向,同时结合本专业的发展状况、趋势以及当地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一般在毕业实习时完成。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完成就业上岗前的培训,为就业上岗做好充分准备,必须突出实践性与综合性。
条件具备的院校在校内完成该模块。具体操作时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专门化合作组,由学生自愿选择参与哪个合作组。每个合作组完成子课题,各子课题可以是同一大课题下的子课题,也可以是独立设置的子课题,合作组之间可以是互相协作的关系,也可以相对独立。子课题按性质不同分以下三类:开发设计型、制造加工型和设计制造综合型。如开发设计型可结合学生的能力安排某个总成的设计,或者某个控制系统的电路制作,或者某个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制等;制造加工型主要是根据已有的设计,完成零件的机加工、装配和调整工作;设计制造综合型则完成一个简单机电一体化产品或其中一部分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
为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应以设计制造综合型为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新生入学进行专业教育时即可介绍专门化模块课程的大致情况,以便增强学生以后有目的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学习。该模块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课程开发充分结合合作组的内容,以实例、设计制作指导书的方式进行。师资、设备等条件尚不具备的院校可与企业合作,把专门化模块放到企业中实施,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根据企业情况一起完成模块课程开发与教学工作,这样可同时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实践教学课时设置原则实践教学课时安排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是保量原则。在课时数量上应占整个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O及以上,以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二是适时原则。根据各个教学模块单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及时跟上教学实践环节,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增强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和教学效果,以综合提升学生的机电工程运用能力。
四、结论高职学院开展实践教学,是为社会培养所需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需要,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因此,衡量实践教学的效果,应当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来考察,以毕业生就业率为最终标准。
当前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涌现、采用和引进,迫使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能力和素质将成为各行各业衡量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一专多能、一专多证成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考核录用的基本条件。随着国家
劳动保障部在全国推行的就业准人制度的实施,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要取得实际成效,必须与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相接轨,使实践教学包含专业技术考级考证内容,且要求高职毕业生必须通过本专业中级以下(含中级)的专业技能等级考核。实践教学与就业准人制度接轨,还须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我院就业指导部门联系学生实习单位,加强校企联系,产学研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知识应用性和岗位适应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导向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