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三阶段论”(2)

2013-05-23 01:29
导读:理已成长为一棵以基础性会计 为主体的“枝繁叶茂、繁花似锦”的大树! 以上各个领域的进展和创新,使现代管理会计从广度、深度和高度上提到一个新
理已成长为一棵以基础性会计为主体的“枝繁叶茂、繁花似锦”的大树!

  以上各个领域的进展和创新,使现代管理会计从广度、深度和高度上提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提供信息对内深化与对外扩展并举;(2)应用的指标力求从滞后性向前导性转变;(3)涉及的内容更趋多学科化。

  (三)后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这一阶段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初,将延伸到以后较长的岁月,不断由较低级阶段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为什么说“后现代”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初呢?

  1993年,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出版《后》(Post—Capitalist Society)一书认为“知识社会”本质上是“后资本主义社会”,使“知识”成为“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原因是“知识”的“准产品”(quasi-public goods)特性。后资本主义社会同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同,是由于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不是来自传统的“资本家”的,而是来自知识的创新与运用。

  那么,进入“后现代”以后,在管理会计领域有哪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呢?

  1.“后现代管理会计”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总起来说,20世纪90年代后,管理会计的创新不只在技术方法上,而首先是在思想观念上。我认为,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比技术方法上的创新更具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因为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对许许多多具体应用于相关领域的技术方法上的创新具有导向作用,可以使许多工作在第一线的专业人员在局部的摸索中少走弯路,正如前面所说的工匠与学者的关系一样。

  而这里所说的管理会计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又是以对管理会计特性的重新认识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管理会计是融管理与会计于一体的一个专门领域,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其特性自然是依管理的特性为转移,并随着管理特性的发展而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关于管理的特性,传统的认识是:管理既是科学、也是,具有双重性。但强调面不同,就会引发出一系列相关问题。

  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必然强调:计算的精确性、管理决策的最优化、复杂方法的应用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奇妙功能。这样一个思路,是环环相扣、顺理成章的。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是西方管界的主流思想,管理决策奉行最优化准则;强调管理中复杂数学方法的应用,具有权威性的Robert S. Kaplan的著作《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在1982年的第1版中就广泛地应用了许多复杂的数学方法。管理科学领域的数学热,形成一个高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许多有重要意义的新动向,主要表现在:

  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带头强调管理的艺术性,认为管理是一种自由度较大的艺术(Management as a Liberal art),与此相联系,强调“衡量”(Measuring)重于“计算”(Counting)、“认知性”(Cognition)重于“精确性”(Precision)。“认知性”重在整体的质的把握,精确性重在细节的量的描述,前者属于人文思维,后者属于科学思维。

  Robert S. Kaplan与Anthony A. Atkinson合著的《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1989年第2版,1998年第3版)也删去了绝大部分用较复杂的数学方法表述的内容,而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有关企业管理的体制、组织和决策等方面来。与此同时,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倡导的管理决策目标从“最优化准则”向“满意性准则”转变,也在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管理特性的重新定位所导致的管理会计思想观念上的创新,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即从科学观向人文观发展的趋向!由此而导致的一些具体创新成果将体现在下文关于“管理会计在决策支持层面取得的进展”中。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综合记分卡》的设计与应用。Robert S.Kaplan与David P.Norton合著的《综合记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1996年出版以后,在理论界、实务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它所体现的“五个结合”:战略与战术、当前与未来、内部条件与外部、经营目标与业绩评价、衡量与非财务衡量相结合,无论从理论认识还是从实际应用上看,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它完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会计的局限,而成为新的条件下创建新的综合性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是“后现代管理会计”阶段迄今取得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创新成果!

  三、管理会计在“决策支持层面”取得的进展

  在“现代管理会计”阶段,完成了从“执行性会计”向“决策性会计”转变以后,管理会计师,作为“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参谋人员,主要从事决策的研究工作,为决策系统中的决策人员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这是管理会计师最重要的职能。因为使参谋人员的“多谋”与决策人员的“善断”实现“智能互补”,是卓有成效地提高企业决策与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

  从管理发展史看,管理体系中的决策模式是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决策支持模式自然也是这样。

  从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三大阶段看:

  (一)“会计”阶段的决策支持模式

  在这一历史时期,企业的生产规模还不大,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比较简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激烈,总体上是以卖方居主导地位。企业内、外的环境和条件,使决策的地位在整个管理体系中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由管理人员靠经验、凭直觉进行管理决策,主观随意性较大。会计系统中成本计算员提供的成本数据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经验型决策不产生直接影响。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二)“现代管理会计”阶段的决策支持模式

  在这一历史阶段,现代管理科学(包括运筹学、预测、决策科学等)的形成与发展,在理论和技术方法上对决策性管理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促进了科学观决策模式的形成和广泛应用。科学观决策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决策目标遵循“最优化准则”,要求从“客观理性”出发,寻求在一定条件下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方法的核心是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严密的数量分析,求解数学模型,从中引出基本的结论。可见这一决策模式,是把重点放在分析性的技术方法上。

  与此相适应,作为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参谋人员—管理会计师,自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根据所研究问题的具体特点,对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改制,找出存在于有关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借助于模型对研究的对象进行严密的定量描述,以掌握有关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把数学数型和最优化方法(技术)结合起来,确定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优数量关系,为决策者最终得到决策目标的“最优解”提供信息支持。

  (三)“后现代管理会计”阶段的决策支持模式

  到达这一历史阶段,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现代兴起,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在管理中要求把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放在第一位,在决策中相应地要求实行人文观的决策模式。

  人文观的决策模式不同于上述科学观的决策模式,主要表现在决策目标以“满意性准则”取代原来奉行的“最优化准则”。也就是认定决策者是从“主观理性”出发,在决策中寻求自己“满意的解”,而不是从“客观理性”出发寻求尽可能达到“最优解”。正如管理大师西蒙教授所说:“我提出的寻求满意的人这一模型同那种寻求最优的人的古典概念相比,在经济行为的经验研究中获得了多得多的支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遵循“满意性准则”进行决策,适当地应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是完全必要的,问题是不能把它推向极
上一篇: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之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