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成本管理会计观点综述(2)
2013-05-30 01:39
导读:力)依赖型,由此形成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管理特征从物本管理向人本、智本管理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系统是复杂
力)依赖型,由此形成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管理特征从物本管理向人本、智本管理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系统是复杂的系统,所涉及的人的、社会层面、丰富的感情世界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难以用精确的数据表现。人本管理更高一层次的以人的智力为核心的“智本管理”是一种以尽最大可能促进“知识创新”为中心任务的管理。
2.管理思维从科学思维方式向人文思维方式转变。人文思维包含形象(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人(智)本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运用以“思辨定性”为基础特征的自由度较大的“人文思维”深入到人的心理、社会层面和丰富的感情世界去认识、分析研究相关问题,力求从员工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出发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个人和各种组织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和当代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把管理视为一种“自由”而不是刻板的、的工作的见解相一致。
3.管理决策目标从“最优化”向“满意化”转变
“最优化”准则仅仅存在于推理中,没有实践价值。现代管理大师西蒙提出的以“有限理性”与“令人满意”准则取代微观原来奉行的“完全理性”与“最大化原则”是“满意性”决策理论的核心理论。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特点
1.管理会计新方法论的开创
三个“重于”,三个“并重”。衡量(measuring)重于计算(counting),认知性(cognition)重于精确性(precision),悟性重与理性;量化非量化并重,量化的各种形式并重,量化的各种形式中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
2.决策支持模式从科学观向人文观转变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遵循满意性准则进行决策,更重视决策人员和决策支持人员的智能与判断,是符合当代发展潮流的,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不管后社会信息处理技术如何先进也不能取代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只能是一种管理工具。”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为“知识创新”服务的管理会计新体系的创建
知识创新的关键是要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并综合起来加以运用,最终转化为对企业整体有价值的知识。
技术进步对传统计算方法的冲击
技术进步对传统的全部成本计算法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全部成本法下,间接费用必须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和方法,在有关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标准在选择和应用时往往带有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从而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信息与实际不符。在新的制造下,间接费用数额急剧上升,人工成本占全部产品成本的比重很小,间接费用的发生与企业产品的生产量或直接人工工时并无直接联系。如果企业仍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势必导致成本计算不当从而造成决策失误。
目前,西方对间接费用分配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三个层次:以机器小时替代人工工时作为分配标准;采用“复合数量基础分配法”来取代传统的“单一数量基础分配法”;在成本计算方法上进行彻底的变革,用现代作业成本法取代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
鉴于我国目前技术水平、体制与西方国家相比,尚不具备普遍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传统成本计算体系的变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选择应用高新技术程度较高的企业进行作业成本法的试点,逐步摸索出经验,如果实践证明确实对我国企业具有应用价值,可在我国不断发展的高科技企业中广泛推广;其次,改革中传统的间接费用单一数量基础分配方法,大力推行间接费用的联合分配法,即复合数量基础分配方法,使间接费用的分配相对准确;最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虽然刚刚起步,但对管理和方法体系的研究,以及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我国今后会计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一定要考虑技术进步对成本中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的影响,对使用变动成本法进行经营决策得到的结果,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推行ABC之前所应考虑的事项-理清目的取得认同 配合需求选择系统
对于正在推行或考虑要推行任何ABC(Activity-based Costing)专案的任何企业组织而言,如果缺乏一个有效的资讯系统的支持,一切将沦为空谈。负责推行ABC的专案团队不仅需了解企业营运必须运用到何种管理资讯之外,同时也必须找到一个可以使用大家都了解的方式来提供管理资讯的工具。
ABC软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协助企业有效处理以及清楚呈现ABC管理信息,一套好的ABC软件所应具备的功能已不仅在于处理ABC资讯的运算,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协助提升企业内部对于ABC资讯的接受度。ABC软件的主要角色是在合理的规模之下处理ABC资讯。ABC软件与其他的会计软件不同,其所服务的对象不只是只有会计部门而已。要让ABC在企业内部取得认同且发挥影响力,任何形式的ABC专案都需要重要内部客户的支持与接纳。
对于认同(Buy-in)方面来讲,许多企业的经理人以及ABC专案团队将ABC视为一种奖惩工作更精确分摊的方式。以及更精确的方式计算成本的确是ABC可以提供的功能之一,却不是ABC存在的目的。一个成功的ABC专案,一开始就必须要有营运部门的参与,以取得咨询使用者的认同与接受度。这种方式可以将营运部门的角色从制造问题转向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资讯系统的观点而言,必须先理清资讯系统存在的目的,再来谈资讯系统本身才是正确之道。因此负责推行ABC的专案团队必须先了解企业内部在经营管理上需要何种管理资讯,接着才是找到一个合适的电脑软件,以大家都可以了解的方式处理且提供所需的管理资讯。
此外,在选择ABC软件时,另一项很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企业需要的管理资讯的详细程度。运用ABC从事策略性决策的企业对于系统的需求,与运用ABC计算流程成本的企业相比较,又有非常大的差别。对于管理资讯需求的改变,将是决定ABC软件是否替换或升级的一项重要考虑。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当然,ABC需要企业整体性的投入才能产生正确而也有用的管理资讯,推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控制ABC的警司程度,不要让ABC陷入处理细微末节的地步。ABC真正的力量取决于结果,正如一公司副总经理所言:“我们将ABC作为决定资源我们可以知道何时该拿掉哪些业务与产品线,以及该将资金投注于哪些地方以取得最大的效益。
用掉它或者失去它(Use It or Lose It )
公营部门预算的基本原则是预算资金必须在年度末之前用完,否则的话该部门将失去未用完的部分。不仅这样,如果本年的预算资金没用完的话,下年的预算将会削减。所以预算执行部门有强烈的动机用光它们的预算,即使有的开支并不是特别必要的。在财政年度末涌现开支狂潮也使得供应商覆行的压力加大,供货或服务质量下降,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有关这个问题作者在英格兰、威尔仕和北爱尔兰地区进行了。十七位被访问者分别是十七个组织的主计长、长官或顾问等。根据调查发现,虽然所有的政府部门的预算执行者都清楚上述财政年度划分带来的问题,但是却又都支持这种制度。他们认为在他们的组织当中这种负面影响被降到了最小。一些被采访者尤其强调了一些精心准备的与组织目标完全一致的项目,它们可以在财政年度末迅速执行以用掉未用完的预算。比如公路部门如果年底资金有节余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路面翻新等。还可以进行一些日常维护和员工
培训等。
一种克服年末过度花费的方法就是允许将预算节余结转下年。英国政府以前是不允许这么做的,但是1997年预算改革就包括了这一项“年末弹性”的措施,允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