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成本管理会计观点综述(3)
2013-05-30 01:39
导读:央政府部门将未用完的预算资金结转下年。目的就是避免以前明显出现的年末浪费现象。可是这项改革的作用很有限。政府部门的被采访者反映,“年末弹
央政府部门将未用完的预算资金结转下年。目的就是避免以前明显出现的年末浪费现象。可是这项改革的作用很有限。政府部门的被采访者反映,“年末弹性”仅限于中央政府部门和部之间,并未传递到部门内部的上下层之间。但是政府已经宣布将逐步采取措施确保下层部门也能享受到这种“年末弹性”。
完全法的局限性及改革设想
我国的制度选择了传统的完全成本法,这种方法目前收到来自企业组织内部两方面变革的冲击与挑战,必须彻底变革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
一、企业组织内部硬和软环境的变化对的冲击
组织内新的制造环境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和电脑化、信息化。具体包括:弹性制造系统、资源规划系统、电脑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系统、电脑整合制造系统。面对组织新的硬环境,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如不加以改进将会导致如下后果: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难以比较。
组织内的软环境包括技术、组织结构设置、管理方法和制度等。竞争的日趋激烈迫使组织和实践发生重大变化,从而给成本会计以巨大冲击。这些冲击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目标的冲击、适时制(JIT)的冲击、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冲击、战略管理的冲击、目标管理的冲击、制约理论的影响。
二、传统的完全成本法的局限性
1.只注重提供指标,而不注重提供非财务指标。完全成本法以产品为中心,关注的只是与产品有关的数量化指标,在成本管理方面仅提供产品成本数量上的升降变化,却不能解释成本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2.不利于产品定价。完全生产成本下,全部生产成本随着产品的流动在已销产品、库存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是按全部生产成本计价的。由于制造费用是按生产工时比例法或生产工人
比例法分配的,所以造成高产量的产品成本被高估,获利水平被低估;相反,低产量产品的成本被低估,导致其利润被高估。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3.不利于进行本量利分析和短期决策。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所有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而完全成本法是将企业全部成本划分为非生产成本和生产成本,不能为本量利分析提供有用的信息和资料。
4.不利于加强成本控制和科学进行成本分析。由于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包括制造费用,因而不能正确的区分产量变动引起的成本升降和由成本控制工作好坏引起的成本升降,从而也就不便于成本责任的归属和业绩的评价。
5.产品成本计算工作复杂。完全成本法需要把复杂的制造成本在多个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使成本计算工作繁杂。
三、改革传统的成本会计法的设想
由上分析,传统的成本会计法必须改革,如何改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作业成本法。然而,作业成本法并没有给制造部门的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反而在管理部门中制造了困惑。因此,作者提出如下设想。
我们可以实行预算吗?(Can we budget it?)
公营部门使用过很多预算方法,比如一次性预算、项目预算、零基预算等。但是预算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最显著的就是容易受因素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费力地把预算做出来了,最后还是被动地由财政部确定其预算额度。尽管花了很多、财力做预算,最后的分配额还是基于政府决定,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一些。
预算管理者倾向于质疑前一年未使用完的预算资金,以其作为削减新预算的基准。所以资金使用者趋向于膨胀他们的需要,以争取更多的开支额度。
私营企业中预算程序的缺点Jeremy Hope和Robin Fraser在《超越预算》(Beyond Budgeting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一书中的非常详尽。他们认为预算应变换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基于固定的绩效契约(其导致中央集中决策,缺少反馈),而是基于相对提高契约。他们的研究展示了私营企业如何采取这种模式并提高绩效。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我们有理由相信超越预算模式适当修改之后也可以适用于公营部门。如果超越预算适用于公营部门,重点将由命令、控制转变为对收入、项目需要、资源分配等变化的反馈。预算将集中在产出而不是投入。在项目预算中许多国家的政府将目标确定为根除贫困、减少犯罪等,而不是人员、物资、设备的投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