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地方预算管理研究网(2)
2013-06-01 01:23
导读:,改按资金性质分散编制预算为按部门编制预算;在预算编制内容上,统筹部门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综合预算;在预算编制方法上,按零基预算加项目预算
,改按资金性质分散编制预算为按部门编制预算;在预算编制内容上,统筹部门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综合预算;在预算编制方法上,按零基预算加项目预算进行编制;在预算编制程序上,建立标准周期编制制度,从年度预算执行时就开始编制下一年度预算。
(2)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国库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收付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在保持预算单位财政管理权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取消预算单位的预算内外账户;认真执行预算外资金单位开票,代收,财政统管的规定,加大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和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力度。财政性资金都要纳入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所有财政收入都要逐步纳入国库或财政指定的单一账户;确定统一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所有财政支出逐步实现从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用款单位或商品及劳务供应商。
(3)建立较为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通过实施部门预算和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淡化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减少一般性专项支出补助;确需保留的部分专项资金,也要通过建立支出项目库等改革,进行规范化的分配和管理,以减少和杜绝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行为。完善对困难县和少数地区的转移支付因素,建立省级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省级财政对财政困难地方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财政困难县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财政困难县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财力水平和财政供给能力。
(4)改革财政监督管理方式。财政监督要从集中性检查向日常监督过渡,监督范围要从企业财政收支和财政收入征缴情况的监督检查拓展到财政管理的全过程。要建立健全财政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和强化财政内部的监督管理,要围绕财政改革和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及关键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建立财政内外监督相结合,监督和监督相结合,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陕西省:以委派集中核算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改革
陕西省预算管理改革,其特征是建立以会计委派集中核算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2000年7月1日起,陕西省率先在省级政府部门及直属机构推行会计统一委派集中核算办法,在自主权、资金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一律取消部门、交易会会计岗位,注销银行账户,由省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中心的组织系统分为总会计和柜台会计)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集中核算的资金范围包括财政拨款、中央部委专项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收入。会计中心核算的内容:电脑联网结算和管理将各种资金统一纳入中心统一开户行、资金使用按单位分期用款计划和单位审批后由中心统一划拨和支付、对单位的财产物资进行统一核算管理。明确试点单位和会计中心的职责,做好会计核算的衔接工作,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在会计统一委派集中核算的基础上。
与此同时,陕西省政府推出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配套的其他几项措施:一是从1999年1月起,对省级行政机关、金额拨款事业单位干部职工
实行“编办核实人员、人事核准工资、财政核拨经费、银行统一发放”的管理办法。二是对全省重要会议和省级各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及经费,实行“总额控制、严格审批、定点开会、财政结算”的管理办法。三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设备购置、工程维修、车辆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四是对预算外资金、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实行收支统一管理。五是对财政非经营性基建项目资金实行“直通车”管理,即建设资金直接拨付到最终用款单位。通过上述措施,使国库集中支付最终落实到每一道用款环节,实现对财政收支和部门收支全过程财政监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目前各地预算管理改革的思路、重点、力度不尽相同,但都代表了地方预算管理改革的方向。预算管理改革是内容庞杂、难度较大的
系统工程,它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过程。目前各地改革遇到的问题、困难很多,任务繁重,很多方面需要在继续探索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三、国外预算管理的经验及其借鉴
西方国家推行政府预算管理已有近二百年的,它们已摸索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预算管理方法和体系,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预算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预算管理机构的设置:西方国家政府预算管理从草案编制、审批、执行、监督诸环节均有严密的组织体系,确保预算管理各环节的把关和管理目标的实现。(1)预算草案编制机制。一般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特设专门预算编制机构。如美国设立总统预算管理
办公室,独立于财政部之外,直接向总统负责,其主要职责是编制支出预算。财政部只负责编制收入预算,整个预算的编制工作则交给特设预算机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支出预算和收入预算的客观性,以避免财政部门统编整个预算时可能带来的问题。另一种是隶属于政府部门专职预算编制机构。由于财政部门主持预算草案编制,负责政府各部门编制支出预算草案并审核和协调这些草案,同时根据各种经济资料和预测,编制收入预算草案,最后对收入和支出两种分加以综合平均,形成预算草案。(2)预算草案审批机构。审批政府预算草案的机构是议会,但是议会制分为一院制和两院制。实行一院制的国家,可以直接批准政府预算。实行两院制的国家,下议院(或从议院)在审批预算上拥有比上议院(或参议院)更大的权力,拥有预算先议权和最后批准权。在预算构成上,实行单一政体的国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审批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实行联邦制政体的国家,政府预算分为联邦、州、地方预算,各级权力机关只负责审批本级政府预算,不审批下级预算。(3)预算执行机构。包括预算收入、支出和出纳机构。收入执行机构是征管机关,具体负责执行收入预算;支出预算执行机构是财政部门指导下的政府各预算单位;出纳机构是国库,国库的设置分为独立国库制和委托国库制。(4)预算监督机构。预算监督一般由三个机构负责:一是议会直接监督;二是部门监督,受立法机关领导,独立于行政机关之外;三是财政部门监督,是政府职能部门中的预算监督机构,与预算执行同时进行。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预算编制:由编制期限、收支科目、编制形式、方法和结构等不同的环节组成,目的是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1)预算编制期限。充足的编制时间中保证编制质量的重要条件。国外预算编制时间较长,一般每个预算年度就开始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到议会批准通过,有近一年的时间编制和讲座预算。(2)预算收支科目。预算收支科目的细化是预算管理和提高预算透明度的重要基础工作,科目越细,越便于监督。美国预算支出科目有1300多个,法国预算类级科目1100多个,款级和项级科目更多。(3)预算编制形式。国外通常接部门编制预算,一个部门的工资支出、资本支出、其他支出都反映在一本预算上,有利于财政部门掌握和监督各部门的预算资金情况。(4)采用零基预算测算预算收支指标。要求对每一计划项目作系统的评估和审查,并以其成果绩效及为基础,排列预算支出分配的优先顺序,并以其成果绩效及成本为基础,排列预算支出分配的优先顺序。(5)采用复式预算作为预算形式结构。就是将预算年度内全部财政收入和支出按经济性质进行划分,分别汇集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