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源及其防范(3)
2014-02-09 01:40
导读:(4)加大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力度,增强抗风险能力。 企业作为所有者,对子公司的净资产有尽对的控制权力,但各子公司也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
(4)加大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力度,增强抗风险能力。
企业作为所有者,对子公司的净资产有尽对的控制权力,但各子公司也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独立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加大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首先,要建立一整套子公司财务治理和会计核算制度,从
规章制度上保证子公司的财务运作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其次,要推行财务总监制或会计委派制,把财务会计职员的任命权回母公司治理,以避免子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再次,对子公司要实行合并会计报表。
(5)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论证,进步投资收益。
对新上马的项目,一是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对投资的区域、行业、时间以及以什么方式投资,都要进行可行性论证,以避免投资风险。同时,还要结合投资本钱,静态回收期、投资回报率、该项目的发展远景等方面综合考虑。二是投资规模要适度,资金投向要公道配置,不能贪大责备,否则不利于风险的分担。三是要树立抵御风险的信心,一旦决策投资,就要尽快上马建设,不搞胡子工程。
(6)建立健全财务活动各环节的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在财务猜测和财务计划环节方面,财务部分要根据供给、生产、企管、营销等业务部分提供的生产计划统计,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的相关资料,加以整理回类,建立相应的猜测模型。应用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等
数学方法,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影响程度加以猜测;对应对方案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生产多种的产品,长线产品与短线产品搭配,在时间、数目上相互弥补等,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同时,在编制预算时要尽量采取弹性猜测,留有余地,以应付突发事件的影响。二是在财务控制环节方面,要把财务活动的实际指标与预算指标相对比,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发现差异,采取措施。对风险大的,应按照猜测和计划阶段已确定的各种风险防范方案,调整财务活动,将风险调整到可控范围,以减轻损失程度,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道的、协调的行为激励与监视约束机制,解决好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企业员工等内部利益主体之间,以及企业与政府、债权人等外部利益主体之间的收益分享和风险分担的关系,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是充分改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动力机制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