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文件对档案业务治理工作的影响(2)
2014-05-29 01:11
导读:3.对档案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影响 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是由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以往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要对象,电子文件出现以后,档
3.对档案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影响
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是由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以往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要对象,电子文件出现以后,档案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其理论研究的对象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一些定论、模式将被重新审阅,原有的治理思想、治理原则将得到更新和补充,原有的档案学科体系也将得到充实和完善。所有这些研究课题都应围绕电子文件来开展。如电子文件的整理排序技术、信息安全保护技术、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等等,都将成为档案学理论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四、档案界所应采取的对策
1.做好回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治理战略。新型文件材料的回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进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往脉。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回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2.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题目。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由于它的信息读出是无接触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份及有害气体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题目是有待档案工作者进行深进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信息损失。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使档案治理向立体化方向发展。以前的档案治理是呈直线状态的,随着人们对利用服务工作的重视,使利用工作和其它基础工作构成一个平面。这种平面结构只反映纸质档案的情况,随着电子文件的参与,档案种类在增加,其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也都具有各自的个性。因此,在原有平面结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档案信息载体内容,就构成三维空间,形成了立体化的治理结构。
4.档案职员知识结构的变革迫在眉睫。我国档案职员要适应信息技术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抓好知识更新,引进、消化、适应信息技术的成果,使档案职员拥有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可以肯定,加快档案职员知识结构的变革,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是档案工作迎接信息技术革命最根本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