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工作“目标治理”辨析(2)
2014-07-13 01:25
导读:三、实施难点 档案治理作为一门边沿学科,其承载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治理方式渗透到多个层面。假如将档案作为一个隔离体研究,则将失往其存在的意
三、实施难点
档案治理作为一门边沿学科,其承载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治理方式渗透到多个层面。假如将档案作为一个隔离体研究,则将失往其存在的意义。同样,档案工作作为一种动态的存在方式,应考虑到它与周边介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上述题目的主要症结是“目标治理”的设置初衷没能找准档案工作的位置——服务性、辅助性,过分夸大了档案部分的职能和作用。其基础性、局域性表明它无法与学校整体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并举,更不能单方面越级协调学校的整体规划和片面干预教、科、研工作的实施过程。相反,假如从档案行
政治理部分的角度出发,重新审阅高校“目标治理”的难点,站在治理者的高并,与同等级别的治理机关协调和处理档案工作及周边关系,相对而言则简单些。
四、从高校档案部分对考评工作的反馈意见分析其可能产生的中期影响
从目前高校档案部分对考评工作的反馈意见看,以为考评基本反映出高校档案工作的特点和档案治理的全过程,具有较强的可操纵性。但是,经过整体考评过程后,总感觉有些缺憾。在实际考核和验收过程中,似乎比较偏重申报性文件资料的齐备与否,而实际工作的量化程度及考评前后的差异状况未能充分体现出来。这样会出现一些负效应,一些学校在初步了解了考评程序后,在申报文件和自检报告上大作官样文章,而较多的忽略了档案工作扎实内功的修炼,致使高校档案工作“目标治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从考评结果看,一些学校反映考评后的奖励由于学校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无法兑现,若此现象发展至在数目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档案职员继续进取的积极性。高校档案工作“目标治理”对高校档案工作产生的影响实行高校档案工作“目标治理”对高校档案工作总体发展水平不均衡,档案工作尚未与高校整体工作完全实现“四同步”,档案干部素质差异较大,档案部分环境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档案信息开发薄弱于基础业务建设等高校档案工作现存的题目,具有较好的“医治”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或缓解目前存在于高校档案部分的尖锐矛盾,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高校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会在现有基础上整体进步。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五、结束语
高校档案工作“目标治理”设置者已猜测到档案工作发展趋势,主观规定了其发展轨迹,相信在进一步推向深进的过程中,客观上会在中期发展阶段看到其明显轨迹和成效。但是,前文述及的某些题目也不容忽视。倘若在近期解决不好,势必成为阻碍发展的隐患,其日积月累的负面效应,会逐渐吞噬高校档案工作“目标治理”的主体。
参考文献:
[1]纪晓群,夏家怀.高校应开设档案基础知识公共选修课.中国档案,1999,(5).
[2]杨栎,赵安.论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职员的素质要求.情报杂志,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