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与治理(2)
2014-07-24 01:48
导读:3.采用综合收集办法。根据学校内部治理制度、机构设置和教师业务档案的形成规律,制定具体的收集方法。由于教师业务档案内容的多样性,采用单一的收
3.采用综合收集办法。根据学校内部治理制度、机构设置和教师业务档案的形成规律,制定具体的收集方法。由于教师业务档案内容的多样性,采用单一的收集手段是不够的,应根据学校自身特点,采用多种手段的综合方法才比较适宜。一是常规收集法,就是各治理部分和教师本人,在教务活动中产生并处理完毕的档案材料,按要求收集,整理立卷,规定时间向科研中心移交。二是零星临时收集法。对收集渠道规定的部分和个人不能完成或遗漏的档案材料采用跟踪收集。三是超前导引法。是对某些档案材料在回档前发生回档责任者变更时,超前导进到接替者方面,避免出现一个年度同一主题有两个案卷。四是过程控制法。是在档案材料形成过程中,对档案材料数目、质量的控制,以保证回档的案卷和文件全面、完整、真实,符合质量要求。
4.公道正确地确定教师业务档案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种类型:一是教学任务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改方案、教学总结、教学实践报告、教学研究、教学教程、总结鉴定等基本业务档案材料。二是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申报资料和组织评审资料。三是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表、个人工作量统计表和组织考核意见评定等级等。四是学历证实、进修
培训证实,如毕业证、肄业证、结业证、资格证等。五是各种荣誉证书。六是教师的创造发明、学术成果等,主要指教师在报刊杂志上公然发表的论文、课题、公然出版的专著,各类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及编写的教学用书等。
5.复制保护。对使用频繁、易损坏的或重大科研成果等特殊材料进行复制保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作用。
四、公道分类,科学整理
档案整理就是按一定要求,对零散的档案材料通过分类、组合、排列、编目,使之系统化的工作。档案分类是人们根据档案材料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区分和综合的过程。教师业务档案发展还不够完善,如何做到公道分类、科学整理,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现行档案整理分类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