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问题探析(3)
2014-08-16 01:07
导读:1、建立以人为本的劳动关系。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劳动关系,对化解工作倦怠很有积极的意义。现代生产方式下,企业应该采取人性化的管理,在工
1、建立以人为本的劳动关系。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劳动关系,对化解工作倦怠很有积极的意义。现代生产方式下,企业应该采取人性化的管理,在工作之外对知识型员工心理进行疏缓。
2、为知识型员工提供有效的教育培训。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发展也越来越高速化、多元化,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大部分知识型员工发现,知识很快过时,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以应对知识的可能落后与自身价值的可能贬值,企业应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1)提供工作技能培训,满足员工个人成长的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培训不仅可以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素质,使其对工作的胜任力提高,减少工作复杂性带来的压力,还使他们感受到了企业对自己的重视和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知识型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归属感。(2)提供社会技能培训,提高个体对工作应激的应对能力。开展知识型员工的理性情绪治疗、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培训等,提高他们对工作压力产生的应激的应对能力。(3)提供管理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向知识型员工提供包括时间管理培训、压力管理培训等,切实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3、实施全面的薪酬制度。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薪酬不再是简单的收入分配问题,而成为知识型员工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所谓全面的薪酬制度,就是组织对员工为企业所做贡献给予回报,将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分为“外在”和“内在”两大类。“外在薪酬”主要指为员工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内在薪酬”则是指那些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它是基于工作任务本身的报酬。“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相互补充和联系构成完整的薪酬体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加强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的设计。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其提供足够大的个体成长空间,为人才营造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让更多的人想做事,让想做事的人能做更多的事,让做更多事的人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根据人才、职业的特点和规律,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机遇和动力,使员工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的目标融合在一起,形成双赢的局面。
5、提供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者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进行创造与革新。这个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包括办公设施等。良好的办公环境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员工的倦怠心理。对知识型员工而言,良好的办公环境是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前提,因此,要倡导“以人为本”的办公设计理念。
6、实行弹性工作制。由于知识型员工的独立性,固定的工作时间制度会限制员工的灵感、思维和创造力的发挥。管理者在工作设计中应该考虑企业工作目标与员工的专业特长、工作意愿而实行弹性工作制,包括弹性工作时间、弹性工作地点、工作分担计划等。弹性工作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个性化管理,把个人需要和工作要求之间的矛盾降至最小,有利于知识型员工在复杂的创造性工作中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缓解工作应激。
7、实施员工帮助计划。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是当今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以人为本的员工保障系统,它是由组织出资作为一项福利,由第三方的专业服务机构提供给员工及其家属成员的一项系统的心理咨询服务。员工帮助计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包括为员工提供个人的咨询和指导、在组织内建立和发展一些能使员工保持轻松和新鲜感的服务项目、组织各种健身项目、营养项目、家庭援助计划等。有效的员工帮助计划可以引导知识型员工增进心理健康,改善工作情绪,提高员工士气和工作效率,减轻员工的工作倦怠。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避免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必须依据环境条件和个人等方面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缓冲策略。只有及时、有针对性而又持续不断地进行预防才能使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使知识型员工能够愉快、轻松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