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本钱治理提升企业价值(1)(3)
2015-02-14 01:06
导读:以目标本钱按产品分解的结果作为标准本钱和日常控制的依据,将使标准本钱制度与目标本钱治理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也使标准本钱制定的依据更加科学
以目标本钱按产品分解的结果作为标准本钱和日常控制的依据,将使标准本钱制度与目标本钱治理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也使标准本钱制定的依据更加科学。
针对本钱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分析情况,分析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并加以贯彻执行。
另外,在进行生产本钱控制时,分批生产的企业,可以计算最优生产批量,以便使调整预备本钱与储存本钱之和达到最低。现代企业中,实行的更多的是适时生产系统(JIT),它追求的目标是“零库存”,并且达到“零缺陷”。
6.期间用度的治理与控制
对于营业用度、治理用度、财务用度等期间本钱,一般采用预算控制的方法。事先制订预算,在日常的治理和控制中,要严格按照预算的规定,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在能够达到目标的条件下,精打细算,尽可能减少它们支出的尽对数额,或进步支出的效益。
7.质量本钱的治理与控制
质量本钱是指为了保证和进步产品质量而付出的代价,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所造成的损失,包括预防本钱、检验本钱、内部损失本钱、外部损失本钱。其中,前两者可以合称为预防检验本钱;后两者可以合称为质量损失本钱。
当预防检验本钱较高时,质量损失本钱较低;反之,假如预防检验本钱较低,则质量损失本钱较高。质量本钱控制的目的,就在于确定一个最优的合格率,在该状态下,质量本钱总和达到最低。
最优合格率不一定是100%,由于,要想使产品合格率进步到100%,需要在预防检验环节投进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样产品质量进步,质量损失本钱就会下降。但是,假如增加的预防检验本钱大大高于降低的质量损失本钱,企业的利润就会减少。所以,美国的质量学家对于产品的“瑕疵率”大多采取了非常宽容的态度。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但是,日本的企业家对产品的“瑕疵率”采取了非常苛刻的态度。例如,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曾提出“1%=100%”的著名公式。产品合格率达到99%,只有1%的分歧格品,对企业而言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但是,假设某一个消费者正好买到那1%中的某一件产品,那么这件产品对于这个特定的消费者而言,就是100%的分歧格品!所以,他要求产品的质量尽可能要高。当然,这会减少企业当期的利润,但是对于企业的形象、产品的形象是有利的,它可以进步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8.使用寿命周期本钱的治理与控制
使用寿命周期本钱是指客户为了取得所需要的产品,并使其发挥必要功能而付出的代价。它包括原始本钱和运用维护本钱两部分。
用户角度的使用寿命周期本钱控制,就是在决定购买一种产品时,既要考虑它的原始本钱即购买价格等因素,也要考虑以后使用过程中的必要支出,使二者之和达到最低。
生产者角度的使用寿命周期本钱控制,就是在生产产品时,尽可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本钱,以便降低销售价格,降低用户的购买本钱;同时要进步产品质量,降低用户的运用维护本钱。当然,使用寿命周期本钱控制对于厂商而言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本钱控制,有人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种促销的手段。
9.人力资源本钱治理与控制
人力资源本钱是指企业组织为了取得或重置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本钱,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本钱、保持本钱、发展本钱、损失本钱。
人力资源取得本钱包括
招聘本钱、选拔本钱、录用本钱、调动本钱。
人力资源保持本钱(使用本钱)包括工资、
培训费、劳动保险费、安全设施本钱、组织活动费。
大学排名
人力资源发展本钱包括在职教育本钱、岗位技能培训本钱、专业定向本钱、被培训职员误工损失。
人力资源损失本钱包括退休金、职位空缺损失。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本钱控制时,不能仅仅控制人力资源本钱的尽对数,而应该更多的从相对数上做文章,吸引高水平的人才,留住人才,关注本钱效益率,进步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