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腐败(3)
2015-07-01 01:21
导读:二是要改进干部考察考核方式、,实现干部考评管理的化。建立对干部能力和业绩的科学考评指标体系和方法,避免考察考核评价中感情、关系等人为因素的
二是要改进干部考察考核方式、,实现干部考评管理的化。建立对干部能力和业绩的科学考评指标体系和方法,避免考察考核评价中感情、关系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对于防止用人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选人用人的主要依据应当是能力,政绩是人的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包含在广义的能力之中。依据能力选人用人,需要借鉴能力主义管理思想,后者的基础是对人的能力的公正评价。应当将党政领导干部任职条件量化、细化为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使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还应组织力量、开发出一套测评干部素质能力的方法和技术。[10]干部考察应当将平时考察与任前考察相结合,建立起经常性考察、阶段性考察、年度考察与任前考察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干部考察还应建立先进合理的干部考察体系,使考察细化、量化,民主测评表应设计得科学合理并尽可能量化,由群众对根据被评判对象的实际表现给予“判分”。还应建立干部考察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促使考察组深入群众全面了解被考察对象情况。[11]此外,还应当借鉴国外做法和经验,探索建立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由上级主管、同事、服务对象或管理对象(客户)根据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评判,并根据考评结果决定升迁奖惩。
三是要健全干部分类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制度。首先要健全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应当实行“竞争上岗”的选举制。各级党组织的负责人可以通过“两票制”选举的方式产生。为了体现党的领导,同级党委应当掌握行政首长人选的提名权,后者经由人大通过法定选举程序选举产生,同时应当赋予行政首长以政府组成人员的委任权和人大以审查批准权,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选举和委任产生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依法实行任期制,事务类公务员应当严格实行录用,考绩晋升和常任制。无论是委任制官员还是实行考任制的事务类公务员都不应实行“竞争上岗”的办法,同时也不应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用到委任制和考任制官员身上,否则就将到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落实。要结合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逐步建立体现岗位职责、能力、业绩等因素,职务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适当拉开不同职务和职级的收入差距,发挥职务和职级工资的激励功能,同时抓紧建立廉政公积金,增加公务员对廉洁从政的收入预期。其次要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委任和考任,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最后要改革和完善国有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任用方式。对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的董事会或监事会成员应依法实行派出制并对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国有企业经理则应由董事会或监事会聘任并实行契约化管理,并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与其责任、风险和业绩相挂钩,逐步推广年薪制、股权期权激励等分配方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
[1]邵道生 “一把手”必须受到监督———要创造监督“一把手”的舆论氛围[J] 服务导报[江苏网2004 1 13]
[2]孙志勇 当前腐败新特点[J] ?望新闻周刊(北京),2003,(34)
[3]参见李雪勤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度过腐败高峰期的关键[A] 反腐败研究论文集,第3集[C]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371—373;何增科 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 党政干部学刊(北京),2002,(6)
[4]李雪勤 “一把手综合症”透析[A] 民主与改革[M]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11
[5]曹忠良,田凯 寻找根治“一把手”腐败的良方———河南省惩治和预防领导干部职务犯罪
调查报告[N] 检察日报(北京),2004-2-17
[6]李锐 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建议[J] 炎黄春秋(北京),2003,(1)
[7]黄卫平,邹树彬 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案例研究[M] 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詹玉荣 关于健全干部选拔制度的思考[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