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管理的原则及完善(2)
2015-10-28 01:17
导读:预算的收支项目要完整,高等学校的全部收支内容都要纳入预算范围之内。 要按照国家统一设置的预算表格和统一的口径、程序及计算依据填列有关数字
预算的收支项目要完整,高等学校的全部收支内容都要纳入预算范围之内。
要按照国家统一设置的预算表格和统一的口径、程序及计算依据填列有关数字信息。同时,要尽量与会计核算口径一致,以便及时考核预算执行情况。
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年度编制预算,不得将非本预算年度的财务收支列入本年度预算。
(三)预算编制的具体原则
首先,要坚持收入稳健原则。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采取稳健原则,在编制收入预算时借助这一原则的思想,旨在核实收入,为确定支出预算打下基础,同时也避免产生赤字隐患。[4]会计人员在处理某些不确定事项时要谨慎从事,既不高估资产或收入,又不低估负债或支出,对于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要入账反映,对于尚未取得的收益不得估计入账。
其次,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支出要体现出预算年度学校整体的事业目标,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高等学校在编制支出预算时,要处理好“吃饭”和“建设”的问题,在确保基本人员开支和正常运行开支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合理安排、逐年解决事业发展支出。[5]此外,在学校支出预算总额中还要保留适当比例的预备费(机动费),解决当年学校预算执行中出现的不可预见性开支。
第三,要坚持勤俭节约原则。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校事业的发展,计划和预算安排,必须与国家计划和学校财力相适应,切忌片面强调发展而不顾财力地铺摊子、上项目。 三、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完善
近年来,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收入出现多元化,责任预算是分权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单位中建立一种具有半自主权的组织结构,通过向下的层层授权,使每一个部门都拥有一定的积极性、权力和职责。[5](一)摸清家底,充分了解下年度业务工作。对校内各部门、院系的现有资源、收支状况和人员编制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彻底的调查,有助于各项标准定额的制定更切合实际;同时也有助于学校对自己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摸清家底的同时应充分了解下一年度的业务工作,实行责任预算后,责任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因此,编制预算前要对下一年度的各项业务工作有充分的了解。一方面要理清经常性业务工作;另一方面要根据历年惯例对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作出预测,尽量不要遗项、漏项。[6]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二)采用零基预算法做好管理与制定工作。
按照新的财务制度,预算的安排要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工资总额,及时了解学校当年人员工资总额的构成,并考虑当年新出台的调资政策,按照 “先吃饭,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安排支出预算时优先安排人员经费。[7]
为了准确地核定公用经费标准,需要对各项费用进行彻底的审核和评价,统计出完整准确的数据,采用人均定额标准和事均定额标准来测算。针对不同的支出项目制定相应的标准,避免年度中频繁追加支出预算。
专项经费主要是单位专项用于发展某项事业和进行专项建设的经费。由于专项拨款的项目使用年限不是太长,用于具体项目的经费数额也不同,因此需要对各项专款定期重新核定,凡是应该取消的就要取消,按年度进度拨款,保证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三)加强支出预算的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出预算确定后,财务部门应加强对各项支出的审核,严格审批权限,根据真实、有效的凭据,按实际支出数办理报销手续。学校各单位经费的审批,必须在年度财务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数额以内使用,特殊情况超出计划数所需经费应按照规定先申请调整预算,经批准后按规定执行。要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实行“经费本”控制管理,并用计算机进行跟踪监控,随时向各系部处领导提供经费使用结余情况,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应注意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尤其是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探索支出的合理结构,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