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的界定(1)(5)
2015-11-27 01:03
导读:根据马克思的活劳动是利润的唯一源泉的理论,有人提出如何解释用活劳动少的先进企业反而获利多,进而提出“机器设备创造价值”的理论,甚至设想“
根据马克思的活劳动是利润的唯一源泉的理论,有人提出如何解释用活劳动少的先进企业反而获利多,进而提出“机器设备创造价值”的理论,甚至设想“一个没有劳动的商品生产社会”和“无人工厂”,来否认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关于这个题目我们在前面已经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均匀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作了具体的说明。现在主要来分析“一个没有劳动的商品生产社会”的“无人工厂”,关于这个题目陈恕祥教授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一般来说很难有完全的“无人工厂”,既使 科学 技术和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未来,也不可能完全摆脱人的操纵和指挥, 目前 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机遇”号火星车和“勇气”号火星车也是由地面的科学家来指挥和操纵的。
四、 研究 结论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 ,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不再单纯是体力劳动,而是要有知识、技术的高素质的脑力劳动力,而这种劳动是倍加于简单的体力劳动的。而作为无形资产的技术、技能、专利等是脑力劳动的产物,新技术、新专利来源于脑力劳动的高质量和高投进。而新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必须通过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它必须变成劳动者的技能,变成劳动力,才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这样,当我们说劳动创造价值时,已经包括了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而这个脑力主要的就是技术。技术必须是劳动的组成部分,是劳动的要素,但它不是和劳动并列的一个要素(更不能说无形资产包括了人力资源),技术在价值创造中起作用;但它不是独立起作用,而是在劳动中起作用,是劳动的内在因素。不能设想没有技术的劳动力,也没有不在劳动中发挥作用的技术。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已经商品化的而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的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它们已经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项重要 内容 ,正如***在 中国 ***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治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由此可见,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严格地说,人力资源是可变资本的范畴,而无形资产是不变资本的范畴,那种把人力资源当作无形资产的说法是一种误用。而有关两者的价值构成和价值补偿方面的题目,因受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赘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参考 文献
编委会。 2000.价格鉴证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陈征。1978.资本论解说。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
陈恕祥。 200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专题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国际 会计 准则委员会。2000.国际会计准则(2000)。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湖北省财政厅编。 1998.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汇编。武汉:湖北省财政厅。
刘永佶。 2002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刘光辉、张福生。 1996.资源与财富大国。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刘涤源、陈恕祥、徐永生。 1995.垄断价格机理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刘仲文。 1997.人力资源会计。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1975.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许家林。 2004.西方
会计学名著导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徐国君。 1997.劳动者权益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晏智杰。 2001.劳动价值学新探。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阎德玉。 1997.会计准则讲解与操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01.企业会计制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张文贤。 1999.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上海会计,6.张文贤。 2002.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