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视角下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原因的实证分(3)
2016-05-20 01:04
导读:从表3、图1及图2可看出,1990年以来我国年末电子货币存款余额及交易量总额稳步快速上升,说明我国这一时期电子货币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年末存款余额
从表3、图1及图2可看出,1990年以来我国年末电子货币存款余额及交易量总额稳步快速上升,说明我国这一时期电子货币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年末存款余额从1990年的54.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5 299.5亿元,比1990增加了280倍,年均增长率在40%左右;年电子货币交易总额从1990年的987.43亿元快速上升到2004年的264 500亿元,15年间增加了267.87倍,年均增长率达36%。但从总体上看,电子货币快速发展的同时,货币流通速度却呈现出长期持续下降的趋势,它们之间是一种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在他们看来,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但从不同层次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来看,它们又各具特点。 (二)样本数据选择 选择数据时考虑到国内外数据开采过程中月度数据和季度数据的找寻难度,本文计量模型采用的是年度指标,因而为了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变量个数选取就不能太多,同时不能出现指标间的复共线性。考虑到我国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4年开始实施“金卡”工程以后,电子货币得到了广泛使用和迅速发展,它对我国的经济金融的影响也开始显现,因此,本文选取1990~2004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三)变量选择
将不同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占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E1)和电子货币年交易量占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E2)作为解释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选择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占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E1)的理由在于:就当前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情况看,电子货币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它主要取代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M1),并通过这种替代作用来改变货币结构,进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选择电子货币年交易量占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E2)的原因是:在电子货币发展的初期阶段,电子货币主要用于小额支付,它的作用也主要是取代传统的现金支付和部分小额的转账支付,它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可通过电子货币的交易量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表现出来。模型中的数据如表4。
大学排名 (四)回归模型的建立及估计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OLS方法以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占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E1)和电子货币年交易量占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E2)共同对1990~2004年间我国M0、M1和M2的货币流通速度V0、V1和V2进行回归,取得线性回归函数,得到以下回归结果:
(五)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统计检验显示,各模型都通过了D.W和F检验,表明模型设计合理。E1和E2对M0、M1和M2的货币流通速度V0、VI和V2的显著性均通过T检验,说明这两个指标对货币流通速度有较好的解释作用,各模型对M0、M1和M2的货币流通速度V0、V1和V2的拟合优度分别达到0.876、0.797和0.796,整体解释效果较好。
各回归模型中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占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E1)的系数为负,说明该指标的提高会降低货币流通速度,它与货币流通速度呈负相关关系,这与大多数学者认为电子货币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结论相反。不过,它恰好符合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初期阶段特征,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趋势有较好的解释作用。各模型中的电子货币年末交易量占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E2)的系数为正,说明该指标的提高会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但由于它的系数较小,对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不会太明显。从总体上看,电子货币降低货币流通速的作用要明显强于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两种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三、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可知,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显著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有两个明显的效应:一是替代加速效应,一是替代转化效应。两个效应的存在对货币结构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它们发挥作用的程度决定了货币流通的速度。所谓电子货币的替代加速效应,是指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而电子货币的替代转化效应,是指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替代的同时加快了不同层次货币形态之间相互转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