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视角下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原因的实证分(4)
2016-05-20 01:04
导读:从电子货币的替代加速效应来看,由于电子货币具有虚拟性、高流动性、无时空限制的特点,因此,一旦它取代了流通中的货币,它将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从电子货币的替代加速效应来看,由于电子货币具有虚拟性、高流动性、无时空限制的特点,因此,一旦它取代了流通中的货币,它将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上述各模型中的电子货币年末交易量占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E2)的系数为正,可说明电子货币在商品交易中的广泛使用,将使电子货币交易量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并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从电子货币的替代转化效应来看,由于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取代会对传统货币定义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层次划分的前提条件不复存在,这样,流动性的高低就不再是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电子货币的存在可以使不同层次的货币实现快速、低成本的相互转化,这就意味着持有较高层次形态的货币并不会降低货币的流动性。加之,一般来说,较高层次的货币形态将会给货币持有者带来更高的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持有较高层次的货币不但不会降低货币的流动性,反而还会为货币持有者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一旦电子货币替代传统的货币,被电子货币替代的那部分货币就会转化为较高层次的货币形态,而使传统意义上的低处于层次货币形态的货币数量减少。处于高层次货币形态的数量增加,同时也加大了高层次货币的“相对稳定性”,这就会使货币流通速度的整体水平下降。从上述模型中的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占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E1)的系数为负可说明,在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初期阶段,电子货币对M1的替代作用要明显要强于对M2的替代作用,电子货币对M1的替代不但没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而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并且这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就是电子货币替代转化效应作用的结果。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模型中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占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E1)的系数为负,而电子货币年末交易量占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E2)的系数为正,前者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是电子货币替代转化效应作用的结果,而后者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它又是电子货币替代加速效应作用的结果。虽然,在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中,来自电子货币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在这些因素中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也有降低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但并不影响模型对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解释力,相反它更好地反映了我国电子货币发展初期阶段的特征。因此,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持续下降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电子货币的替代加速效应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另一方面,电子货币的替代转化效应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由于我国电子货币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电子货币的替代加速效应明显小于替代转化效应,因此,二者相互作用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四、结论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很多,中外学者在探寻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解释货币流通速度长期持续下降原因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货币流通速度长期持续下降的原因,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很少有学者将电子货币作为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来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持续下降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认为,在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中,电子货币应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对我国电子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电子货币替代传统货币时有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替代加速效应和替代转化效应。两个替代效应的存在不仅改变了货币的结构,而且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替代加速效应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替代转化效应则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从当前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阶段看,电子货币的替代加速效应明显小于替代转化效应,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我国货币流通整体速度呈长期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