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代理理论的管理者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

2016-09-08 01:09
导读: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基于代理理论的管理者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代理理论是研究
摘要:代理理论是研究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何权衡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关系,做出最优的制度安排及规划,促进管理者努力工作,充分发挥组织效率的理论。基于代理成本的存在,所有者根据相应的有效指标对管理者的经营状况进行业绩评价,以此针对管理者的行为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其核心是协调股东和经理之间的利益,以最大可能减少代理成本,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最终达到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利益的双赢。
  关键词:代理理论;业绩评价;激励机制
  
  一、代理理论在企业业绩评价中应用的一般分析
  
  我们这里所说的业绩评价只是指所有者对于管理者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审核,并不包括企业对于整个公司经营运作的各个问题,以及管理者对下属经营单位经营状况的评价,因为后者更多的侧重于企业发展评价分析,那将是一个企业的长久战略问题。在此我们只讨论针对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代理成本,从而对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评价存在必要性这一问题来进行分析。
  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委托代理关系中,业绩评价指标设计恰当与否,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代理人的潜能,能否最终使委托人目标利益最大化。根据代理理论,设计业绩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使委托人尽可能全面和真实地了解代理人的实际工作和努力水平。
  1.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如我们所知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单一的运用财务指标来进行衡量,发展到现在的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这是业绩评价的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处于代理理论中的代理人的活动很多并不能依靠财务指标予以量化,因此代理理论的存在对非财务指标进入业绩评价体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并且,基于代理理论的管理者业绩评价,单纯的使用财务指标如投资收益率、每股收益将会导致管理者以放弃长远利益而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财务指标具有可以定量化便于操作的特点,但面对其缺点,非财务指标的运用有其补充的必要性。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代理者的奖惩必须基于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不然就很可能导致目标的扭曲和评价的不公允。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在业绩评价过程中很可能展开一场博弈的较量,这样,对于委托人来说,如何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是充分发挥管理者才能的有效保障。
  3.激励的基础是制度的设计。对于管理者的激励机制最终落实到制度的设计上。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不可能在事前签订一个完全合同来约束代理人的行为;再加上代理人行为的不可观察性,使得委托人很难监督代理人,监督效果差且成本高。因此只能从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入手,建立一套既能有效约束代理人的行为又能激励代理人按委托人的目标努力工作的机制。
  
  二、代理理论在管理者业绩评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企业整体的业绩评价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业绩评价与战略脱节,业绩评价体系不完全,预算评价与考核脱节等等。我们这里讨论对于管理者的业绩评价,与企业整体的业绩评价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存在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对管理者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如果把企业运营的很多不可控因素包含在其中,在发生这些状况的时候还按照原来的指标对管理者进行评价是不公平的;同样,对于企业,经济利益方面的改善并不一定与管理者的经营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因为国家的政策或其他与财务利润相关的活动产生,这样以企业的战略业绩评价管理者的业绩就会导致无谓的激励。因此,对于管理者经营业绩的考核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面对的问题:
  1.信息不对称。对于代理理论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很多的管理者为企业的经营运作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客观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却无法在股票的价格中体现出来,另外,很多经营管理者只注重短期行为,做出对企业的长远目标产生巨大影响的决策,对于所有者在短期内无法识别其经营优劣。非财务指标进入评价体统,给业绩评级增加了很多的客观性因素,但非财务指标还有待于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并且在一些企业非财务指标的选用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素在其中。
上一篇:共建企业的“心理契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