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对教育管理的启示(2)

2017-01-06 01:02
导读:二、“无为而无不为”原则的教育管理意蕴 根据《老子》文献,“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原则又可以归结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任民性,

  
  二、“无为而无不为”原则的教育管理意蕴
  
  根据《老子》文献,“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原则又可以归结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任民性,复归于朴”、“治人事天,莫若啬”、“治大国若烹小鲜”等重要的原则,以下分别探讨这些原则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是管理的总纲,“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无为原则的具体诠释。关于“不言之教”,黄登山先生认为:“所谓不言,就是不妄言。教化人民,不在乎教条政令的有形督导,而是在于潜移默化的无形引导。”[4]由此可知,“行不言之教”的意义是,管理者透过身体力行而非空言妄语作为管理的首选之道。在老子思想中,理想的管理者不是身居高位、发号施令的叫嚣者,而是透过身体力行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它人自愿自发跟随的管理者。管理者不是用复杂的规章制度来束缚被管理者的手脚,被管理者自然就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愿意遵循那些少许的法规,特别是顺应自然人性的规章制度。这种行不言之教的管理者,更有一份心境上的轻松自在的人格感召力。管理者具备的良好资质,能使被管理者感到敬佩与折服,教育、管理过程就能成为“亲其师”、“信其道”并“敬而服教”,这样就是积极有效的教育。
  现代教育管理主要受行政学、法学、“科学管理”理论、科层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系统理论管理学派等的影响,十分注重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量化、效率化,使教育管理,尤其是学校管理从粗放化走向集约化,这是一股无法抗拒的热潮。然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管理中变化着的不稳定因素往往会打破已经形成的秩序、平衡和稳定状态。统一的标准难免会压抑教育工作的多变性和创造性,并使被管理者对本职工作产生厌倦情绪,情绪低落,同时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目标僵化等负面影响。老子的这一思想无疑可以大大弥补和改善这些负面影响。   (二)“因任民性,复归于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歇歇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这就是说,管理者应收敛自我的意欲,以成就被管理者乐观平和之心为领导者之心。这样管理的结果,旨在使人心归于纯朴,而不至于背离自然无为之道。
  现实的情况是,教育领域内过分提倡竞争的“有为”之政,使被管理者陷入被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的胁迫与煎熬之中。教师中的过劳死、职业病高发,学生中的高自杀率、心理不健康、人际管理紧张等这些并不少见的极端事例就是明证。将老子思想应用于教育管理中,一个关键之点是应强调整个教育环境的和谐,要让被管理者感觉身处于一个和谐温暖的氛围当中,而不是处处都是对比与竞争的压迫感。领导者以道德来凝聚人(非有为也),大家处于良好和谐人际关系中,发展才能健康持久。教育管理者应遵循无为原则和人的自然之性,尽量少扰乱被管理者纯朴之心,让其将主要精力用在对知识的追求与人格的健全之上,从而利器之滋昏就不复存在。
  (三)“治人事天,莫若啬”
  这既是一条道德修养的原则,也是无为管理的原则,两者合起来,即是道德修养与管理共通的原则。“啬者有而不用也”,啬就是敛藏而不用的意思。事天,深根固抵也。精神乃生长的根本,敛藏不用,善加修持而保养,就会不断生长。啬,就是修养精神,持久行之称之为“早服”,即体其道积其德。事天以啬为主,推之于管理,以啬为主亦通。这就是说,无论是个体道德修养,还是从事管理工作,都要“啬”——敛藏其能而不用。啬其道(藏道而不用,常守之),不断积累其德而至无穷,于人则可以长生,于组织则可以长久。所谓势不可以使尽,亦即老子所要贯彻的让事物生生不息地生长的法自然而为的思想。啬其道,即守道,体其道积其德,使之生生不息,而不是反道,走向衰亡。以啬来涵养道德,亦是无为的一种延伸。啬者,对于个体而言,修养精神,含而不露(非有为也)。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展现人的自然禀赋,赋予人社会生存的能力,同时塑造和拓展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王坤庆先生说:人拥有一种独立的精神生活能力,教育是挽救非精神存在者的一帖良药,克服其非精神的本质的一条捷径。[7]在精神生活受到挤压的背景下,这这一原则提升教育价值和人生价值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寓的。
上一篇:对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再认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