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鹿奶粉事件谈中国食品危机管理(2)
2017-06-20 01:02
导读:第三,危害性。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危机事件的危害影响可能是有形的,如对受害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某种负面的影响;也有可能是
第三,危害性。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危机事件的危害影响可能是有形的,如对受害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某种负面的影响;也有可能是无形的,即对人们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压力。
第四,非线性。食品危机的产生、发展都呈现出非线性特点。这是因为危机造成的结果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如个人信仰、心理、文化、社会、经济条件等。同样食品危机的增长和危机造成的损失也是呈现非线性的特点,当食品危机被感觉到的时候,危机已经不可控制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第五,敏感性。人们对食品危机事件十分敏感。加之现今的网络和媒体信息传播迅捷,使得每一次食品危机事件的发生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倘若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可能会引起更多人的消极回应,这样很容易使危机加深,甚至会引发其他新的危机,解决危机的难度也因此会增加。
正是由于食品危机的这些特征,使得相应的危机管理比较困难。不仅仅在中国如此,即便是在食品安全状况整体上比较良好的欧美国家,食品危机事件也频繁发生,给食品危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4 食品危机管理的阶段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危机管理的理念与实践各不相同,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所提倡的是指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整体的监测、预防和处理的过程,确保食品安全在理论上的零风险和“实践中的零危机”。对于危机管理的具体程序,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模型,学术界最为认同的是三种模型:最基本的三阶段模型、芬克的四阶段模型和米特若夫五阶段模型。
三阶段模型将危机管理分为危机前(precri—sis)、危机中(crisis)、危机后(postcrisis)三个阶段。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芬克用医学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危机的生命周期。具体来说包括:
各个阶段之间体现了危机发展的一个生命周期。对危机管理阶段的划分,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危机事件的本身;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危机管理主体可以根据危机生命周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达到有效管理危机的目的。笔者认为,就食品危机本身来说,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可将食品危机管理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管理(图1)。
在食品安全危机爆发前,须对危机的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已有的经验与技术,对相关可能的危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危机要设置相应的预警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危机可能带给我们的损害;如果条件许可,在危机预防阶段,需要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模拟和演习。
在危机爆发以后,首先要在专家或领导的带领下能够迅速地识别危机的类型,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理工作,如果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已经爆发的危机,有效的危机沟通是关键。 危机结束后,需要对已经被破坏的秩序进行恢复性工作;对在危机中的相关人员进行奖惩;最后,对原先不完善的预案进行彻底的修改和补充。
二、三鹿奶粉事件反映的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不但使婴儿奶粉,而且也使中国的奶粉乃至食品的声誉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三鹿奶粉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处理结果进行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吸取经验教训。
(一)政府监管部门失职
食品安全监管在实践中就是政府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与质量进行检测和执法。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明确谁来监管,依据何种法律法规监管,如何监管,能不能最终保证食品安全等问题。但是,目前我国食品监管制度正处于过渡时期,一方面《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正在进行,另一方面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本身也在经历改革。酝酿已久的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还没有完成,过去长期积累的监管缺陷最终以“三鹿奶粉事件”的形式全面爆发。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同时,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自身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问题:质量监督与卫生监督两套功能重叠的机构和队伍,管理上混乱,责任不清;各个机构之间基本上是封闭式管理,缺乏内部纵向和外部横向的交流与沟通;食品安全监管预警体系失灵,在危机爆发前期,不能有效预测危机并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危机爆发后,是否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严厉惩处相关的企业和个人。如果各级食品监督和质量监管部门、地方政府认真履行职责,就可以避免很多食品危机事件的发生。如果这些监管部门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