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出版社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2)
2017-08-04 01:04
导读:二、市场营销是出版社发展的必然 选题需要策划,市场营销也需要策划。长期以来,出版业的垄断性生产带来的高额利润掩盖了许多出版社在管理上的低效率
二、市场营销是出版社发展的必然
选题需要策划,市场营销也需要策划。长期以来,出版业的垄断性生产带来的高额利润掩盖了许多出版社在管理上的低效率。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出版社实行了“企业化管理”,但没有实现“市场化经营”,这是制约出版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确定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是出版社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1.建立营销活动的信息系统
建立市场营销信息系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确定市场营销活动对信息的需求,包括图书的出版发行和销售信息,以及出版社外部的营销环境信息等。对出版社的内部信息,通过一定的业务程序及时进行记录、整理,输入信息系统。对外部发来或发表的信息,如出版发行通讯目录、书评及图书宣传广告、读者意见、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等,责令有关部门或委派专人负责搜集,并输入信息系统。对出版社外部未发表的信息,如读者状况、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等,需责成发行科专门搜集、整理,进入自己的信息系统。[3](p.132)出版社务必转变观念,从对物质运动的重视,转变为对信息运动的重视。要加大对营销信息系统的投入,把市场营销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出版社的选题策划和编、印、发各个环节得到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是出版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引起高度重视。哪个出版社首先进入信息化世界,它就在先发展中占得先机。
2.加强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
就出版社而言,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对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重要性的认识。市场调查是摆脱我国目前图书市场的低迷状态,寻求新的目标市场、拓展传统市场的重要的“机会性”手段。[4](p.32) 21世纪的最初10年,是我国出版业调整、重组的重要时期,竞争更趋激烈。谁先做好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谁就会成为21世纪出版业占领市场的主宰,成为出版业的比尔·盖茨;否则,将被市场淘汰。市场调查具体分为几个步骤:经营环境、读者环境、出版形象、出版物商品、分销渠道、促销手段、竞争状况、出版社经营状况等调查。[3](p.14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首先,必须分清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确认竞争对手的实力,潜在的竞争者是谁;其次,根据有关图书市场信息资料,运用一定的方法和
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图书市场发展的方向,为出版社制定发展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竞争对手,弄清对手的营销策略,才能在竞争中抓住机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营销源于市场经济,又反作用于市场经济。出版社引入营销机制,必将进一步冲破束缚,拓展思维,建立全新的发行理念,必将推动图书市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三、做好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企业成本管理是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企业成本管理是以产品成本控制为核心的。出版社抓住了图书成本,就抓住了成本控制的核心。图书成本是图书作为商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图书价格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图书价格的最低界限。图书成本是构成图书价格的重要因素,图书成本的高低体现在出版社经营管理决策之中。一本书的价格、折扣都受图书成本的影响。图书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与发行成本三个方面。出版社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处理好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总成本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这样就需要出版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市场经济规律,掌握市场价格,并指导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使所用的原材料、书稿排版费、印制费、压膜费等处于同一地区、同一行业中的最低价,来达到节约成本开支、降低成本的目的。出版社必须采取一系列控制成本的有效措施,使图书总成本降低,出版社经营管理才能处于健康有序状态。
要降低总成本,必须加强控制,加强管理,使成本管理成为出版社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要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对图书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实施直接有效的控制,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果。要制定成本的计划目标,制定原材料购置和各项印制费支出的目标价格,使生产耗费在一定的目标成本上。要依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支出的计划成本,使成本处于有效控制中。[5]要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都能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对成本控制的深刻认识,精打细算,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