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研究(2)

2017-08-04 04:49
导读:(3)加大对创新岗位和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力度。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施期股、期权激励和创新型员工持股计划等。与此同时,企业要更注重对职工精神上

  (3)加大对创新岗位和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力度。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施期股、期权激励和创新型员工持股计划等。与此同时,企业要更注重对职工精神上的激励。要在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工资收入分配中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对重点项目的基础研究人才、高科技人才和尖端技术研究等特殊人才,要实行待遇优惠政策。对到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在工资政策上要给予适当的倾斜。
  
  2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人才支撑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我省高新技术领域企业人才状况和分析
  2.1.1 政策现状
  河南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中对高新技术人才规定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
  (1)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重点项目”所需的调干调工、毕业生分配、人员入户等,有关部门要优先办理。凡承担省认定为“高新技术重点项目”或在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两年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准予迁入户口。对有贡献的高新技术人才,特别是从国外、省外引进的人才,要优先提供住房,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2)对在发展我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可破格予以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优先推荐申报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享受政府津贴。对贡献特别突出的,可授予河南省“科技模范”和“科技功臣”等荣誉,并给予重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要对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
  2.1.2 河南省科技人才基本状况
  河南省“十五”期间,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围绕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关键环节,不断完善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截止2006年,全省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30多万人,科技活动人员14万人;目前长期在豫工作的“两院”院士已达16人,柔性引进的已有100多人;博士后研究人员达到150余人,在校的博士生达到2400多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2 河南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支撑体系存在的的问题
  (1)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在吸引人才方面政策措施相对滞后。
  河南省地处内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于人才尤其是高新技术人才的的吸引力与沿海城市相比是很弱的。而政府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政策也远远落后于沿海城市。比如在几年前沿海城市引进高新技术人才高学历人才时,所给的费用和现在河南省所给的费用一样,这是资金方面;还有政府的人事官方网站对于我省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
  (2)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占比例过小。
  与地处内地的四川、陕西相比,它们人才、技术储备比河南雄厚。目前,陕西科研单位有1760家、高等院校50多所。而目前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数23万人,其中科技人员仅为7.6万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技术实力上,差距都是巨大的。
  (3)科技人才流失导致科技成果流失。
  近年来,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流失,带来高新技术成果的流失。例如,资产超过10亿元的深圳“太太口服液”源于河南;在北京做成规模的矿泉壶、王码电脑,也都源于河南。通过技术鉴定已经6年,在河南一直未能产业化,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产品——奥美语言寻呼系统,又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广东一公司合作。人才流失的外部原因是其他企业提供的优厚条件,工资高、保险福利好、能看见自己发展的机会;内部因素是企业奖励、分配不合理、承诺不对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没有精神方面的凝聚力。   (4)资金投入不足。
  这里的资金包括科研费用、培养科技专业人才的费用以及引进人才所用的费用,河南省在这方面投入都很有限,使得一些人才流失。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5)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比例小。
上一篇:论安全管理控制力与创新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