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行政组织改革初探(2)

2017-08-04 06:08
导读:很多专家学者对培育具有自治精神和能力的公民社会、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的原因、意义及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他们以为我国公民社会过于弱

  很多专家学者对培育具有自治精神和能力的公民社会、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的原因、意义及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他们以为我国公民社会过于弱小是历次机构改革成效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政府机构改革成功与否,从某种意义上说影响到能否有效阻止政府权力的过分扩张,使之受到必要的约束,并被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善治的实质在于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这种合作经常需要中介组织的协调。公民社会的建立不仅是还政于民的过程,也是实现政府有效治理的现实基础,有利于实现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之间的平衡。
  
  三、面向未来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趋势
  
  根据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当前的要求,我们今后的改革应遵循如下原则:
  (1)适应性原则。行政组织体制作为社会治理中的一个系统,与其它治理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政府的行政组织体制具有从属性和适应性,受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制约。
  (2)整体原则。行政组织是由很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行政组织改革必着眼于全局和整体,追求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不能只追求单一的局部目标。
  (3)计划性原则。行政组织改革必须坚持计划性原则, 要有整体设计,规划出实施的步骤,避免盲目性的重复性,既要解决当前的弊端,又应考虑长远的发展趋势。
  (4)观念领先原则。行政组织改革首先要转变观念。只有观念更新,各项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意蕴.党政干部论坛,2004,(11).
  (2)徐法根.论我国行政改革与政府制度创新.毛泽东***理论研究,2004,(11).
  (3)肖建彬.行政改革的核心:塑造现时代的行政精神.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1).
上一篇:行政执法的人文精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