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当前经济适用房补贴制度的分析(3)
2017-08-05 01:35
导读:4.3逐步加强“货币补贴”的配套制度建设 从中长期来看,实行“货币补贴”方式是我国经济适用房改革的基本趋势,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不仅是健全经济适
4.3逐步加强“货币补贴”的配套制度建设
从中长期来看,实行“货币补贴”方式是我国经济适用房改革的基本趋势,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不仅是健全经济适用房制度的需要,同时也是发展房地产市场、完善政府职能的重要任务。居民财产收入审核机制是重要的配套制度之一,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部门或专门的制度来判定家庭的财产状况和收入水平,因此需要加快这一机制的建立。同时也需要加强和完善对房地产市场的相关统计工作,取得真实的住房价格、建筑面积、市场租金等初步资料,并统计出切实有效的房地产指数、空置率等指标,从而指导经济适用房的补贴工作。此外,税收制度、产权制度、住房二级市场的状况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住房补贴的政策效果,需要逐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学平,余鹏.再论经济适用房政策失败原因与补救路径[J].国土资源导刊,2004,(4).
[2]@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段文斌,陈国富等.制度经济学——制度主义与经济分析[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肖平.经济适用住房为何“失宠”[J].时代金融,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