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模型研究(3)
2017-08-14 02:18
导读:初始兴趣知识库时,首先要确定各节点所需要的主要信息。例如,对于生产商来说,其感兴趣的共享信息可能包括:供应商的库存信息、生产制造信息、价
初始兴趣知识库时,首先要确定各节点所需要的主要信息。例如,对于生产商来说,其感兴趣的共享信息可能包括:供应商的库存信息、生产制造信息、价格信息、所定原材料的运输信息及定单处理信息、分销商及零售商的产品库存信息、销售信息、顾客的需求信息等等。然后,我们根据不同信息对其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值。重要程度越高,权值越大,从而建立起各节点的兴趣库。信息发布主体把信息发送到信息集成中心后,信息中心对其进行分类、编码、过滤,然后与节点兴趣库中的信息需求进行比较,如果相匹配,则发送给相应的节点存储器,权值大的优先处理,从而各节点可以实时的得到供应链中的最新信息,大大提高了决策的及时性。
我们还应看到,供应链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处在不同的调整与优化中,因此各节点需要的共享信息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兴趣知识库当然也应该随着节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当各节点获取信息时,信息中心的处理器(我们可称之为用户智能代理Agent)应自动的把其要求的信息类别与其兴趣库中的进行比较,如果没有相匹配的,则在兴趣知识库中加入一条新的记录,赋予一定的初始权值;如果存在相匹配的,则加大其权值。权值越大,表明该节点对该类信息越感兴趣,从而不仅可以依据兴趣知识库给各节点推荐信息,而且可以跟踪节点用户的检索过程,并反馈到兴趣库中,使之更为准确的反映节点的需求,提高信息共享与处理的有效性。
4.2.3 基于主动信息服务的集成式信息共享模型
由上面的分析可见,这种信息共享模型主要是建立在共享信息知识库和节点企业个人兴趣知识库的基础之上的。改变了在以往的共享方式下,节点企业需要什么,就自己去寻找什么的方式,实现了节点企业需要什么,系统就实时的提供什么的信息服务。其大致的模型构建如图3所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①各节点企业通过信息发布界面把相关信息发送到信息中心。
②信息中心的信息存储处理器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后存入信息知识库。
③信息中心的信息发送处理器不断的从信息知识库和个人兴趣库中读取信息,并对他们进行关联性比较。
④信息发送处理器把匹配后的信息,也就是各节点企业所需要的特定信息,实时的发送给各节点企业。
⑤除了得到存储在兴趣库中的特定信息需求外,节点企业也可根据需要,发送信息需求给信息中心的信息获取处理器,自行从信息库中检索到所需信息。
⑥信息获取处理器从信息库中获取信息。
⑦信息获取处理器把检索到的信息返回给节点企业。
⑧同时,信息获取处理器还把节点企业所需的信息类别发送给信息中心的智能代理。
⑨智能代理从节点企业兴趣知识库中获取存储在其内的该节点原来的信息需求。
⑩智能代理在进行比较后,对节点企业兴趣知识库进行修改,使其反映最新的用户需求。
该信息共享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主动性。不需要各节点企业的及时请求而主动的随时把各种相关信息传送给节点企业。
个性化。通过建立个人兴趣库,可随时针对节点企业的特定信息需求进行信息的检索、加工和传送。
灵活性。不仅可以进行信息的主动发送,而且可以及时处理节点企业的其他信息获取请求。
标准化。信息的分类、标识有一套严密、统一的标准,便于信息的存储、检索。
智能、高效性。信息的存储和发送通过信息中心的信息存储处理器、发送处理器、获取处理器和智能代理高效、有序的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共享的效率和效能。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5 结语
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和实践表明,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于增加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用覆盖整个供应链的决策系统代替分散的决策体系,提高信息共享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消除信息扭曲的“牛鞭效应”的影响,提高供应链成员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总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