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2)
2017-08-20 05:09
导读:(三)、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只是罗列了一些财务指标,并未将这些指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增加了很多带有主观色彩的定性分析内容,它并不是以
(三)、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只是罗列了一些财务指标,并未将这些指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增加了很多带有主观色彩的定性分析内容,它并不是以企业财务数据为主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财务管理范畴的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笔者认为过多的把非财务指标融入到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体体系中来是错误的,依据簿记系统而来的定量财务数据指标都要进行分析、调整、剔除不实的部分才能用来进行财务综合分析,更何况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伸缩性太大,太容易被扭曲,尤其对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很难用它来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它不适宜被当作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主要手段。如果非要用非财务指标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它也只能少量使用,起辅助补充的作用。综上所述,只有第二类方法适宜用来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二、第二类方法存在一些缺陷
(一)、在计算指标时没有剔除因盈余管理所导致的财务失真因素。如综合评价方法所采用的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值报酬率都使用净利润,而净利润是很容易被操纵的,企业会因种种原因进行盈余管理,而企业净利润金额可通过许多方法进行调整,在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时采用净利润指标,要剔除虚假利润工作量太大,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简便的方法得到对企业财务状况大体准确客观的评价,如剔除虚假利润工作量太大,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就失去地它存在的意义。
(二)、有些企业存在一些账面价值虚高的资产,或存在一些虽有账面价值但无实际经济价值的资产财务比率综合评比法在分析时没有剔除,这可能会高估收益低估风险。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财务比率综合评比法只考虑财务风险没有考虑经营风险,没有考虑企业所在行业状况和企业所在行业中的地位,没有考虑企业的经营环境,而这些因素对企业财务状况有重要影响,不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会对企业财务状况评估产生不利影响。
(四)、财务比率综合评比法只考虑了当年的静态财务状况,而没有考虑企业动态的发展趋势,在进行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时不考虑企业发展的长期趋势所的结论是不客观的。
三、指标设计的原则
为使指标设计更加合理,设计财务状况综合
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一些原则:1、应能避免重复计算问题。如指标体系包括权益收益指标,可不必计算资产周转率指标,根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权益收益指标中已包含周转率指标,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如包括权益收益指标可不含资产周转指标。收益指标与资产周转指标相关程度很高,一般来说,收益指标高资产周转率高,反之亦然。2在评价收益能力时应采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指标代替利润率指标,尽管现金流量指标也可通过关联方交易来伪造,但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只要剔除大额的异常的与现金流量有关的关联方交易,一般可以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影响利润指标的因素太多,利润指标极易被操纵,用利润指标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涉及盈余管理的因素很难被剔除极易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3、应采用反映企业连续几年的获利能力的指标,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排除盈余管理的影响。根据Healy模型:NDAa=∑TAt/T,∑TAt=∑(NDAa+DAt)=∑NDAa+∑DAt=T×NDAa。NDPa=TAa-NDAa,DAa为a年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T为年的总体应计利润TAt为t年的总体应计利润,a为事件期年份估计期各年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代数和接近0,几期获利能力指标的平均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3)4、应考虑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企业的发展趋势。5、在计算中应能剔除不良资产、没有实际经济价值的资产或实际价值很小的资产,以避免高估收益低估风险。6、应考虑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成本,要以尽可能简便的方法得出对相关利益团体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