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3)
2017-08-20 05:09
导读:三、本文设计的财务会计指标体系如下: 一、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1、经营活动现金收益率,2、三年平均净资产增值率。 二、评价风险的指标:1、评价
三、本文设计的财务会计指标体系如下:
一、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1、经营活动现金收益率,2、三年平均净资产增值率。
二、评价风险的指标:1、评价财务风险的指标:(1)流动比率(扣除积压存货和不良应收账款),(2)资产负债率(扣除无实际价值或实际价值很少的资产),2、评价经营风险:经营杠杆系数。
三、评价成长能力指标:1、近三年平均销售增长率,2、近三年平均经营活动现金收益率增长率。
四、调整项目:企业所在行业状况,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这四类指标按5:2:2:1来安排权重,具体计算方法按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即在给每个指标评分时规定上限和下限,以减少个别指标异常造成不合理的影响,给分时不采用“乘”的关系,而采用“加”或“减”的关系来处理。(4)采用BCG矩阵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状况,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明星企业得分为20,现金牛企业得分为15,问号企业得分为5,瘦狗企业得分为0,行业一般企业得分为10,在具体评价企业总体财务状况时应参照上述标准得出相应数值。
本文设计的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体系的计算方法是在给每个指标评分时规定上限下限,给分时采用加减的方式来处理。(5)本文将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作为逆指标处理,认为指标值越低越好。当然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并不是越低越好,所以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的张先治、陈友邦编著的《财务分析》认为它们既不是纯正指标也不是纯逆指标,这类指标的计算公式是:单项指标=标准值-实际值与标准值差额的绝对值/标准值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这种计算方法当然有它的道理,但本文设计的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体系的计算方法以“收益越高越好,风险越低越高”作为基本假设,所以作为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是逆指标。另外保持一定的负债率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这一利益已在收益指标上体现,而由此带来的风险应得到另外确认。一般意义上讲,在财务上一般认为风险是不利的。所以本文将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看作是逆指标。
标准比率根据各个行业的平均水平确定,最高比率按标准比率的两倍计算,最低比率按行业标准比率的1/2计算。
四、下表给出具体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先冶,陈友邦.《财务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李心和,赵华《会计报表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李吉栋 《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M]经济管理出版社
(4)[美]Stephen P.Robbins Mary Coulter《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200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