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2)
2017-08-21 03:01
导读:(三)科学性、可测性、简易性相结合 可考虑科学性、可测性和简易性相结合原则,建立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四)按照可信性要求合理使用测评
(三)科学性、可测性、简易性相结合
可考虑科学性、可测性和简易性相结合原则,建立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四)按照可信性要求合理使用测评工具和手段
可信性是评估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特性。如何保证评估的可信性,主要体现在评估的手段上,也就是说评估工具或手段是培训评估结果是否可信的重要保证。
(五)完善铁路培训效果评估的支撑平台
首先是完善评估的组织模式;其次是规范评估的流程;第三是建立评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铁路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
(一)培训需求分析
铁路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管理岗位的培训需求分析和业务岗位的需求分析。在铁路现行的教育部门牵头,干部、劳资、计统、财务、工会、共青团组织和各业务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各负其责、共同实施的运行机制下,需求分析由教育部门和相关的业务主管部门共同负责,根据实际情况、铁路的发展要求进行分析。
(二)界定评估目的
在培训项目实施之前,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就必须把培训评估的目的明确下来。多数情况下,培训评估的实施有助于对培训项目的前景做出决定,对培训系统的某些部分进行修订,或是对培训项目进行整体修改,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培训评估的目的将影响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培训评估目的确定后,评估的后续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三)做出评估决定
评估决定一般由组织的决策者和培训项目实施者共同做出。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完成三项任务:评估可行性分析、明确培训评估目的、确定评估者和参与者。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四)评估规划
评估规划是对评估活动的整体行动计划。根据评估目标,选择评估形式、方法和分析模型及确定评估时间表或操作程序的过程。
(五)评估操作
主要任务是选择适当的、能够反映培训情况和评估要求的主要指标;确定对这些指标进行测量的工具和方法;用这些指标和工具对培训项目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确定评估层次。培训评估应本着实用、效益的原则,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对各项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铁路培训工作分为三块,一是工人的规范化和适应性岗位培训;二是在职职工学历培训;三是高级专业人才的培训。
(六)评估分析
评估操作中得到的一些原始数据。评估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原始资料的收集、分析是培训评估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第一层的评估收集培训评估调查表,第二层的评估收集笔试试卷及现场操作考核结果,第三、四层次的评估收集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动率、顾客满意度、生产率、设备完好率、财务利润等。数据收集后,调动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评估结论。
(七)评估报告
利用评估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培训项目是否有效进行书面的、有说服力的整体评价。评估报告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培训项目概况,包括项目投入、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等;二是受训员工的培训结果,包括合格人数,不合格人员及不合格原因分析,另外还应提出不合格者处置建议,对不合格员工应进行再培训,如果仍不合格者,应实施转岗或是解聘;三是培训项目的评估结果及处置:效果好的项目可保留,没有效果的项目应取消,对于有缺陷的项目要进行改进。
(八)沟通培训效果
中国大学排名 与相关部门反馈,沟通,找出培训中的问题和改进办法,以利于今后的培训工作。培训报告确定后,要及时在企业内进行传递和沟通。培训评估报告应传递到如下人员:一是受训员工,使他们了解培训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改进;二是受训员工的直接领导;三是教育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他们负责培训项目的管理,并拥有员工人事聘用建议权;四是企业的高层管理层,他们可以决定培训项目的未来。培训评估报告传递后,重要的是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并不断跟踪。培训主管可以根据培训效果调整培训项目,对于员工反应好、收效好的项目可以保留;对于没有效果的项目可以撤销;对于某些部分不够有效的项目可以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对于某些领域欠缺的项目可以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