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铁路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3)

2017-08-21 03:01
导读:五、改善培训效果评估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培训效果评估的支持力度 实现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参与和支持。铁路员工培训

    五、改善培训效果评估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培训效果评估的支持力度
  实现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参与和支持。铁路员工培训主管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培训效果评估在铁路员工培训中的重要性,无论企业内部培训还是企业外部培训,都必须通过科学的评估机制认真评估,才能实现培训目标,提高产出效率,使培训需求定位精准,培训工作有的放矢,通过加大对培训效果评估的支持力度,才能进一步改善铁路培训效果评估工作。
  (二)将培训效果评估纳入日常管理,实现评估组织管理科学化
  铁路员工培训的主管部门应该将培训效果评估纳入部门的职责范围,建立培训效果评估的工作流程,健全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对相关的工作定期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同时各站段等学员的主管单位也应加强对学员培训后的效果评估和结果存档工作。
  (三)完善铁路员工培训评估数据库
  进行培训评估之前,必须将培训前后发生的一些数据收集齐备。培训的数据按照能否用数字衡量的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硬数据和软数据。硬数据是主要衡量标准,是一些易于收集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最需要收集的理想数据。软数据在评估整体培训项目时很有意义,一般有新技能、工作习惯、满意度等。改善铁路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培训主管部门和培训实施单位等要建立和完善培训效果评估的数据库,并能实现资源共享。
  (四)强化评估中的系统合作、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
  培训评估非常复杂,评估中需要收集的信息很多,评估过程需要培训主管部门、学员单位、培训实施部门等的协调配合,因此,必须加强评估中的系统合作强化评估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同时培训结果要在学员、单位领导、培训主部门、培训实施单位等进行反馈和交流,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客观,同时利于对培训工作的改善,和引起主管领导对培训评估工作的重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六、结论
  
  通过分析铁路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的困难因素,寻求有效进行铁路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具体方法,能够达到如下目的:
  (一)有效的评价培训的效益
  通过适用的培训评估,实现对培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检查,包括学员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回到岗位后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改变情况等,从而检验培训给组织带来的效益进行分析
  (二)有效的监控和调整培训的实施
  通过对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全过程的检查和监督,从而实现对培训工作的全程控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不足,适时调整,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改进培训工作
  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后,通过对培训工作的总结和分析,使培训管理者吸取经验教训,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己培训管理水平和技能,改进以后的培训工作。
  (四)提供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不同培训项目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比较,可以为决策者选择最优计划,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徐训芳、张莉.对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的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3(12).
  2、姚先桥.管理培训效果评估要注意的三个因素[J].中国培训,2003(5).
  3、徐宝侠.科学评估培训效果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J].经济与管理,2003(9).
  4、晏秋阳,曹亚克.企业员工培训效果模式探讨[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增刊).
  5、张锦锐.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人才评估[J],学会月刊,2002(1).
  6、邓国华、黄国华.企业员工培训,入世后的改革与创新[J].华东经济管理,2001(6).
  7、高明.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经济,2002(1).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上一篇:我国主要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与可借鉴的经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