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政务对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影响(2)
2017-08-22 04:20
导读:从行政 生态学 角度看,政府要保护行政生态平衡,就必须有效地吸引外部环境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加工和转换,向社会输出政策产品和公共服务。但在传
从行政
生态学角度看,政府要保护行政生态平衡,就必须有效地吸引外部环境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加工和转换,向社会输出政策产品和公共服务。但在传统行政体制下,这一转换和输出过程处于幽暗状态,只有政府甚至是个别行政区长官知道,制度运作为某些人操纵,公众只是被动地服从政府的决定,其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政府在网上通过自己的网站提供除保密外的大量的公共信息,在网上发布公告,公布政府的法规和政策、领导人的 基本情况、政府的行为倾向,特别是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前在网上公布,让公众广泛参与讨论,经过反复充分地搏弈,最后做出决策。这将使政府决定和行为暴露于阳光之下,可以大大限制暗箱操作的空间,减少权力滥用的可能。这既充分体现了政府活动的透明度和权威性,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 电子政务对执政效率的影响
3.1 延伸与增强政府的信息能力与决策能力
通过电子政务,行政组织便可直接快捷地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信息,更加有利地支持了正确决策的做出,提高了政府的决策水平。使一个行政组织要完成与过去同样工作量所需工作人员大为减少,从而使行政组织更加精干高效。
电子政务的推进,使行政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客观上拓宽了管理幅度,扩大了公务员的决策权,要求公务员在提高自身的信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培养行政决策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3.2 政府的工作态度以及方式的转变
电子政务崇尚的以公众为导向、政府为公众服务的“公众中心”价值观是增强政府服务意识的有力保障。电子政务用“一站式”服务取消了传统的政务定时、定点的诸多限制,公民可依个人意愿随时随地地选择服务,只要面对电脑,点击服务窗口,便可得到政府提供的详尽、方便的服务。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另一方面,公众可以通过网络与政府沟通,甚至是畅所欲言。对政府提供的服务水平、服务内容进行评判,提出意见和改进要求,使政府的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因此,推行电子政务的过程就是摒弃“官本位、权力本位”的传统观念,树立并不断强化“公民本位、权利本位”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过程。
3.3 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电子政务对公共行政效率的提高是电子政务的核心问题之一。电子政务状态下的行政组织通过电子网络,在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了信息交流、互动、信息共享以及资源整合的功能,改善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了政府的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从而促进了公共行政效率的提升。
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行政效率,对公众遇到的问题迅速地做出反应。信息技术在政务中的应用将打破工作的时空界限,加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互动,优化
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和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大大减少运行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府相比,网上办公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政府办公费用的开支,提高了政府的反馈速度,最终达到降低了政府的管理成本。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电子政务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阻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对现有的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状态做细致、全面的评估,形成整合型政府管理知识系统,立足服务型电子政务,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整合资源,加强组织建设和体制创新,使政府网站走出一条高绩效、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使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发展形成整合互动的局面。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史蒂文·科恩、罗纳德·布兰德.政府全面质量管理: 实践指南[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何忠国.发展电子政务与推进政府管理创新[J].福州党校学报,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