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对公共组织带来什么样的挑战?(4)
2017-08-22 05:45
导读:前面提到,公共组织里存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因此,组织的基本职能就是在成员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在信息社会里,这种协调显得更加重要。在社会
前面提到,公共组织里存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因此,组织的基本职能就是在成员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在信息社会里,这种协调显得更加重要。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前提下,每个人的信息和技能都变得非常有限。要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团队成员精诚合作,在彼此之间进行信息转移。如果没有合作精神,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成本将大大增加,专门知识所具有的价值也就体现不出来。如果具有合作精神,则会降低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成本,从而使该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这就是当今社会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的本质所在。团队精神与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密切。一方面,由于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组织成员就会愿意进行信息交流。另一方面,信任对于信息发送者的可靠性有重大影响。信息接收者之所以愿意接受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对传送者的信任。
四、结语:信息不对称与当代行政改革趋势
在当代行政改革的讨论中,可分为两条主线:调整公共组织与市场和社会关系的外部主线与提高公共组织内部效率的内部主线。对这两条主线,都可用信息不对称特别是信息与决策权的结合来加以检视和评论。在公共组织的外部调整中,主导趋势是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减少政府职能,即政府职能市场化、社会化倾向;在由政府承担的职能中,也是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24](29-34)前者可以看作降低了公共组织承载的信息量,后者则可以看作形成信息显示机制,大大降低信息收集的成本。在这方面,已经有学者运用相似的框架——主要是信息成本的变化——来探讨20世纪组织规模的截然相反的变化:[25](16-17)20世纪初到70年代,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都向大型化、集权化方向发展。而在后三十年,两者都向小型化发展。这初步证明了本文所发展的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力。在公共组织的内部改革中,信息化、分权化、扁平化成为最时髦的趋向。这也可以看作是降低组织内的信息成本,方便公共组织内的信息转移。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注 释:①在本文中,信息包含知识。
主要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美]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3]刘 勇,徐晓林.信息技术对政府决策品质的影响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4).
[4]钱振明.网络时代的
政治学和网络政治学[J].学海,2000(2). [5]李习彬.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8]Max Rheinstein, ed. (1954)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9]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A].[美]保罗·S·麦耶斯,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C].蒋惠工等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10]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1]胡 琴.卡森的信息成本与制度演化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1(1).
[12]麦克尔·C·杰逊,威廉·H·麦克林.专门信息、通用信息以及组织结构[A].[美]保罗·S·麦耶斯主编,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C].蒋惠工等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13]胡 琴.卡森的信息成本与制度演化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1(1).
[14]Michael Jensen and William Meckling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
[15]张维迎.企业理论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A].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