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1978年~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2017-09-02 02:19
导读:管理论文毕业论文,1978年~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
毕业

    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FAO数据、中国统计年鉴等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人口数据,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计算了1978年~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中国人均生态足迹由0.873ghm[2]升至1.547ghm[2],增长率为77.2%;其中,耕地足迹下降0.051ghm[2],能源足迹增长0.450ghm[2],草地足迹增长0.103ghm[2],林地足迹增长0.087ghm[2],海水和淡水渔业足迹分别增长0.067ghm[2]和0.014ghm[2],水电用地足迹增长0.005ghm[2]。与同期不断增加的生物供给力相比较,计算出中国生态赤字在逐年加剧,人均赤字由0.371ghm[2]上升至0.817ghm[2],其中耕地由赤字(0.058ghm[2])转为略有剩余(0.028ghm[2]),草地处于剩余状态,林地由剩余(0.007ghm[2])转为赤字(0.095ghm[2]),中国化石能源足迹逐年增加,进1步加剧了林地短缺的危机,淡水和海水渔业足迹与供给力基本持平。分析了中国各类土地生态足迹、生物供给力和生态盈亏变化的原因,阐明了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资源经济产出率、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中国潜在的土地危机,针对生态足迹及生态赤字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中国生态赤字加剧问题的对策。
    摘自《资源科学》(京),2005.6

    上一篇:民国前期内地城市工人生活研究——以成都为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