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内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3)
2013-06-15 01:35
导读:(二)注重层次性,增强思想 理论课 的针对性 香港循序渐进的公民教育内容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主体差异性。而内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
(二)注重层次性,增强思想理论课的针对性
香港循序渐进的公民教育内容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主体差异性。而内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长期以来形成了价值理论上的统一灌输,教育形式上的整齐划一,在德育对象、内容、要求等方面往往搞“一刀切”,缺乏层次性。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识规律才能与品德的差异性,忽视了他们依据自身特点选择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所以,有学者认为:忽视主体的层次性、差异性,用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要求所有的人,且一步到位,令人高不可攀,是导致当代中国道德生活“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借鉴香港公民教育的循序渐进特点,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应有层次之分。
比如对一般的青年大学生,要帮助他们了解中华的,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对学生党员干部,更要侧重于理论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教育,要求他们做到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自觉地将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科学发展观为,始终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有所侧重:对大一新生应结合入学教育侧重以“遵纪守法、团结互助”为主的教育,要求他们主动适应学校生活,努力学习,科学合理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对大四学生应结合侧重以“责任、回报社会、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等教育,要求他们脚踏实地,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力、尽责。
(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
香港公民教育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原因之一便是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发挥了主动性与积极性将所学知识有效内化,并付诸实践。而内地教育的模式就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强制、灌输的主导教育模式,这使得很多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叛逆,失去兴趣。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借鉴香港的多种教学方式,首要的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要把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要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讲授时,不能只是一味地灌输理论,而应结合典型的案例,联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深入浅出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显示:大多数同学希望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当前热点、难点。课堂教学形式也应该多样化,不应只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应该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国际、国内以及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是非、善恶、美丑的讨论与辨别,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将知识内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严谨治学、以德施教,以精湛的学术知识教育学生、鼓舞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凝聚学生。因为教师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着直接、深刻的影响。为此,高校在选拔、任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时,必须严格把关,以“德才兼备”为标准,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其他科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将思想政治理论渗透进去。就像香港公民教育中,教师在不同的科目中,藉着教授学科内容之际,渗透一些有关联的价值思考和讨论活动。这种结合学科的内容及跨学科模式的推行策略,能在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之余,教师亦可“不刻意”地指导学生学习正确价值观和态度,这比直接灌输的模式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外,第二课堂和校园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在行为中践行。比如开展征文、演讲、辩论赛、主题班会、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党团组织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等道德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明确自己对历史、对民族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开展关爱他人行动,探访并帮助贫困农民或孤寡老人,给中小学生做义务家教等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行为趋于自觉。在网上开设论坛,在校报上开辟专栏,积极营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校园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教育作用,特别要表扬大学生中一些先进个人、榜样人物、好人好事等,在这种和谐良好的氛围中,大学生之间会自觉地互帮互助,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局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热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以及培养大学生的正义感、责任感。
大学排名 总之借鉴香港公民道德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加速人才培养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