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主义观念演变的特点
邓小平时代我国的体制发生了转折性的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提出及其实践开辟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全新局面,随之伦理道德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新特点。
(一)在伦理取向上,要求以重视个人利益为主导的义和利的统一
邓小平对伦理思想贡献之一,在于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理清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毛泽东曾提出过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兼顾的原则.在但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有一定空想的成分。邓小平则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出发,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解决了几方面的利益关系。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发生冲突,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这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出发点;承认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邓小平在许多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一定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关心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切切实实地解决群众所关心地各种问题,这也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归宿。
(二)价值性的伦理秩序被功利性的伦理秩序所取代
伦理和一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实际上延续了这一思想,出现了伦理化或政治伦理化以及经济伦理化,社会主义的政治原理成为伦理规范,相反一般的伦理原则上升为政治原则,道德升至为尊的位置上,再加上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伦理的价值实际上仅体现在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上,把正当个人利益等同于利己主义,伦理原则成了经济制度安排的基础。邓小平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道德模式.在新的道德模式中,经济建设是中心,伦理道德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是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为根本任务,而不是服从和服务于阶级斗争。
(三)道德理念被改造并赋予新的含义
三、社会主义伦理观念的演变对道德建设的启发意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道德建设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呈现出阶段性,从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列宁伦理思想、毛泽东伦理思想到邓小平伦理思想、江泽民伦理思想以及胡锦涛伦理思想等,它们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都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我们也看到.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主要表现在它们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道德现象.把握伦理方向,表现在它们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价值去取向、任务目标、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表现在它们都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作用和战略地位。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是僵化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篇章,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