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首先,我国的养老制度还不完善,覆盖面过窄使得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没有被包括在体系之内,又由于我国养老压力较大。资金不足,养老金水平较低,甚至不能按时发放养老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他们只能靠自己不多的积蓄或完全依靠儿女的赡养来维持基本的晚年生活。事实上,建立现代养老保障制度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前提也是根本之策,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府必须要承担的养老责任,国家必须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为广大老年解决后顾之忧。
其此,家庭虽然还是养老的主要载体,但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家庭养老,它不再是封闭性的,而是有社区照顾提供支持的开放性的养老模式。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亲情照顾和精神慰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养老模式所不能替代的,中华的传统也要求子女有义务抽出时间和精力来赡养老人。
我国的社区照顾才刚刚发展不久,要真正有效地发挥其对家庭养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
1.社区照顾的重要性还未被广泛熟知,要加强宣传,同时权利部门也应运用国家立法手段制定相关政策,使其规范化,有章可循。
2.重点解决社区照顾资金来源有限的问题.资金不足是制约社区养老的重要因素。通常社区所需资金来源都是以自筹为主,政府拨款和援助仅仅是辅助,正因如此,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只能千方百计地增加社区收入,主要的精力就在创收中浪费掉了,至于社区养老这类工作就无暇顾及了,因此一定要拓展筹资渠道,增加社区工作经费。首先就是要加大政府对社区的财政投入,使社区工作人员把主要精力从发展社区第三产业以寻求资金的重负中摆脱出来,从而能够专注于社区各项服务的建设与发展,真正为家庭养老提供必要的辅助和支持。
3.逐步提高社区照顾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性,我国社区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是导致我国社区服务发展缓慢的瓶颈所在。在我国内地,还基本没有一支职业化或专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社区服务人员以下岗工人,家庭妇女和居委会干部为主,整体素质不高,无法保证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而在社区照顾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从事社会工作的专门人员必须是接受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的,并且取得专业证书具备相关职业资格才能上岗服务。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工人员由于具备专业知识和工作技巧方法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质量很高的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达到政府,老年人,社工自身包括老人子女多方面的共赢。因此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完善,应该大力鼓励相关专业进社区,充实社区服务队伍,并组织对现有社区服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大程度的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素质。
4-由于我国社区照顾起步较晚,资金来源有限,又加上没有一支专业的社区服务队伍,因此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单一。实际上社区照顾虽然对家庭养老起到的是辅助支持的作用,但在内容上也必须是—个很完善地养老体系,它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注重对老年人精神层面的关怀。而我国目前大多数社区养老服务都达不到这个层次,往往只重视对老年人提供直接的物质方面的资助和帮助。没有考虑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不在只满足于吃饱穿暖等物质层面的需要,还要求有精神慰藉,社会交往,文化娱乐等精神层面的保障。所以,我们应该逐步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并加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争取做到不仅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更要能够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养老保障,家庭养老和社区照顾结合起来的这一新的养老模式比起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院舍养老确实有其优越性,并且更符合我国的国情。随着我国政府加大投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专业社工队伍的发展,这一高效且最具人情味的养老模式一定能够为我国广大老年群体提供有保证的养老服务,保证我国顺利渡过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