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2)

2013-07-31 01:09
导读:其次谈谈个人的“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与旧式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人的活动的片面性相适应,人的社会生活也呈现出片面性。在扬弃私有财产和

  其次谈谈个人的“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与旧式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人的活动的片面性相适应,人的社会生活也呈现出片面性。在扬弃私有财产和旧式分工的条件下,劳动活动将有可能获得丰富完整的性质,由此将要求创造全面而丰富的社会关系来与其相适应。同时,经典作家认为,社会进步也需要个人的全面发展。因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

  马克思关于个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有如下主要具体内容:第一,个人与他人不仅与社会群体中的某一成员的身分发生相互关系,而且还作为个人发生相互关系。第二,在我和别人的交往中,我把别人当作发展自己力量所需要的对象。在这种关系中,个人彼此间交流经验和知识。第三,个人的主要社会关系(个人和他人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和人类的关系等)的和谐发展。第四,个人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多种领域和世界的交往,并发生全面而丰富的联系,尽可能利用全社会和世界的全面生产和关系的成果,来为自己的发展服务,以摆脱个人的个体局限、职业局限、地域局限和局限。第五,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个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他们自己的共同关系并服从他们共同控制,从而使他们获得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

  最后再来说明个人的“个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在马克思那里,这方面的发展是针对旧式分工和异化劳动对个性的压抑来阐述的,它包括如下具体内容:第一,个人自身中的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每个人自身中的自然潜力都有其特殊性,个人的使命就在于将这一特殊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否则就会萎缩。第二,在社会意义上,个人的肉体和的完善。个人的肉体完善指一定社会中的个人体力各部分的相对并齐发展,而且达到健康的身体,保证高度的体力和脑力工作能力的技能和品质的训练。心理完善即健全的心理而非病态心理。第三,个人需要的相对全面和丰富。这主要体现为:个人按其自身的特点来发展其积极的需要,由单一片面的需要向相对全面的需要的发展;由低层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的发展;由占有和利己性质的消极需要向充实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性质的需要的发展。第四,相对丰富全面而又深刻的感觉。即指由“拥有”的感觉向丰富全面而又深刻的感觉的发展。第五,精神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全面性。它包括思维的全面性、观念的全面性、道德的全面性和自我意识的全面性。其实质是:上述全面性要求反映和创造外部世界的全面性。第六,个性的自由发挥。

  

  综观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可以看出其思想实质在于:第一,使人在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以达到自我实现。马克思指出,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按其本能适应外界就行了,人则不然,人必须靠其能动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来改造外界才能生存下去。不仅如此,人还必须充分发展他的自由自觉活动这一类本性,只有这样,他才能实现他作为人的价值和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不断创造和实现他自身。从主体地位来讲,个人实现价值的能力,不仅是价值的创造、生产能力,而且还应该是价值的享用能力。因为,主体之所以是主体,不仅由于他能驾驭客体,而且还由于客体是满足他的需要的对象。如果人被仅仅看作是生产者而看不到还是消费者,那么人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主体。马克思曾经痛斥“资产者把无产者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创造财富的力量。资产者还可以把这种力量同其他的生产力——牲畜、机器——进行比较。”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仅仅看作“生产力”就是把人当成了“物”,就是“用别的主体代替真正的主体”。当然,人的消费能力的发展也必须是全面的发展,只有在价值的创造和享用能力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人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确立,人才能达到自我实现。

  第二,达到自主活动和保证自己的生存,换言之,是为了达到自由的生存。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动物的不同还在于:动物只存在着一个“生存”的问题,而没有发展的问题。人虽然也有一个生存的问题,但这一生存必须通过发展自身来实现,否则生存下去将是很难的事。因为人如果不发展自己的能力,他就不能自由地从事自己的活动和达到创造性活动,就不能实现自己的个性,因而他就不能占有社会条件使其为人的自由生存服务,反而被异化。所以,人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是为了占有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而这种占有是为了克服异化。

  第三,求得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使人类社会朝着有利于个人和个人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迅速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在私有制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是分离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是通过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形式来实现的,而个人的发展是不顾社会利益的。这既不符合人性,又在一定阶段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历史的前进,必然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采取个人能力全面发展这一最有效的形式,即使人类社会向合乎人性和个人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快速发展。因为一方面,历史的发展必然要克服人类社会发展同个人发展的分离和对抗;另一方面,个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为了获得个人发达的生产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创造和占有社会生产力,进而同人类社会发展取得一致。马克思指出,那种只为自己利益而不为人类社会利益的个人发展是不伟大的,而不顾个人利益只顾社会利益的发展则是不人道的。

  针对上述本质特征,马克思指出,将会有一种社会形式来取代的阶级对立社会,这就是“自由人联合体”。与资本主义阶级对立社会不同,这一联合体的本质特征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其一,在这联合体中,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地发展自己能力的关系,即“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基本原则。其三,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和人类社会发展(即一切人的发展)相一致的。就是说,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牺牲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代价,而是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条件;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借助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或者说,只有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它才能真正得到最后实现,它才具有现实性、普遍性、彻底性和人性。换言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有效的社会形式,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或离不开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中心的地位。其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只有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且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条件和有效形式时,它才具有价值和意义,才会得到社会的肯定。

  总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从内容上讲,是为了确立人在世界中的应有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是为了达到自由的生存,是为了求得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和谐一致,是为了论证和描绘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自由人联合体”的无限美好的前景;从理论上看,则是人道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   

上一篇:浅谈《资本论》商品伦理思想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