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灌输是理论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当今网络时代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应该加强。新时期认清网络灌输的优势,掌握正确的网络灌输途径是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重要因素。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灌输
灌输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1844年9月,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一封信中谈到反对“把庸俗习气灌输到共产主义运动中去”,首次使用了灌输这一概念。而系统论述这一理论的是列宁。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从为什么要灌输、灌输什么、怎样灌输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科学的灌输理论。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详细论述了他的“灌输”理论,他根据当时俄国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针对当时俄国党内存在的崇拜自发论的工联主义倾向,明确地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列宁的以上论述,从本质上阐明了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意识不会在工人头脑中自发产生,而只能从外面不断向工人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先进思想,才能使工人阶级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才能提高工人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尽管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同列宁所处的时代不同,理论灌输的“对象”也不同,但列宁所创立的灌输理论没有过时。在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预备队,要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利用互联网加强和改进对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运用网络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必要性
1.国际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加强灌输教育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2.发展社会主义需要坚持灌输教育。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塑造了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和成才意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学生理想与信仰的迷失与茫然,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复杂、更艰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的商品经济形式会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失衡,享乐思想、拜金观念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滋生并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只有坚持灌输教育才能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态度,来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挑战。
3.主流社会意识培养的迫切需要灌输教育。
任何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对意识形态的占领,努力把自己的政治思想灌输给每个社会成员。美国作为一个移民的,非常注重以多种形式向青年一代灌输爱国主义和忠诚国家的思想;新加坡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的价值观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日本则把灌输集体主义观念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本国教育的传统和核心内容。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民族要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而在当代中国,这强大的精神支柱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义意识形态,这一价值导向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着时代的要求。如果不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等方面的灌输,就无法培养出具有主流社会意识的青年一代,更无法突出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旋律。